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经济的发展日趋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而我国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上市成为了大量国企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上市公司比重越来越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强。#8220;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8221;,在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21世纪,会计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的 #8220;安然事件#8221;、银广厦事件等一系列的会计造假案,对会计系统的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会计是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的方面,会计信息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大的方面,会计信息则影响着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是国家和地方制定各个经济发展计划和各项政策的依据,因而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至关重要。
会计信息失真就是企业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严重偏离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现象。其包括会计核算资料失真、资产计价失真、往来款项失真、收入失真、成本失真、经营成果失真,最终都会体现在会计报告的失真上。
对会计信息失真的研究,有效的剖析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目前,会计信息失真日益严重,不仅直接侵害国家利益,扰乱国家经济秩序,导致宏观经济决策紊乱,而且加剧了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表现、原因及其危害做出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促进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综合治理。
会计信息失真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个别会计人员挪用、贪污公款,而是以法人为主体的集体行为为主,单位负责人胁迫或诱使会计人员做假账、假表、玩数字游戏及变通处理经济业务,有的甚至串通注册会计师做假审计报告、假资金证明。
论文提纲共分为四部分,现就各部分所包涵的主要内容简述如下: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会计学(AAA)在其1966年发表的《基本会计理论》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ccounting Theory》)中提出四项评价会计信息的标准:相关性、可验证性、超然性、可定量性,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会计信息质量标准。
美国注册会计师资助的特鲁布罗德委员会于1973年10月发表了题为《财务报表的目的》的研究报告,提出了七项作为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概念,相关性、重要性、可靠性、不偏不倚、可比性、一贯性和可理解性,这个报告对后来的会计信息质量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徐融、寸晓宏在《会计信息故意性违法失真的防范》文章中,从加强道德规范、加强法律约束、加强内部管理和控制、加强对会计信息的监督和检查、加大违法处罚力度和会计违法成本、营造会计人员独立的格局等六个方面阐述了对故意性违法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防范措施。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撰写方案:
(一)阐述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二)明确会计信息的内涵及信息失真的基本特征;
5. 参考文献
[1].张睿.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06,NO.22,174~175
[2].叶常春.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因素和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11~212
[3].初军.关于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几点思考[J]企业管理.9~1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