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内部审计是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公司治理的效果具有直接的影响,内部审计的完善与发展是公司治理顺利开展必不可少的基拙。只有正确认识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的关系,正确认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审计的职能,完善公司治理。因此,对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思考与研究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随着我国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公司治理得到不断改善,但由于风险管理压力加大,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和风险防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大力提高内部审计层次和水平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必然要求。所以论文拟从国有商业银行角度切入,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现状出发,具体以农业银行为例,对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和探讨。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如何重塑国有商业银行的审计理念,提升内部审计的价值;如何实现审计战略的转型;对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一些建议等。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内部审计理论飞速发展,对内部审计的公司治理作用研究较为丰富,研究的角度也比较具体,主要从公司治理体系的构成、内部审计只能转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美国肯尼索州立大学会计学教授,也是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的主任赫曼森(Hermanson)(2002)在内部审计日渐显耀的新姿态一文中指出,治理变革#8220;改善了内部审计形象,提升了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8221;;美国学者格拉姆林(Audrey A. Gramling)等(2004)对公司治理体系的观点是:#8220;四大基本主体#8221;,也即审计委员会、管理层、外部审计人员和内部审计机构;Corama等(2008)提出设立内部审计部门与未设立审计部门相比是否更容易自行报告舞弊行为的疑问,内审部门第一次采用一种对资产的错弊进行独特自我报告的方式。
目前国内在内审对公司治理作用的研究,很多从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定位,职能转换,发展和审计质量等方面进行研究。王光远和瞿曲(2006)从受托责任角度研究内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李文超(2008)认为国有企业经营失败、会计信息失真等很大程度上因为企业内部治理的缺失,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体系中治理主体之一,越来越多的被关注。总的来说对上市公司内部审计与公司治理相关研究较常见,而对非上市公司的研究较少。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0月-2022年11月,在图书馆电子资源(中国知网等)查找撰写论文所需的参考资料(含核心期刊、硕士学位论文、学术专著等),认真学习本科毕业论文规程与要求。
(2)2022年12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完成开题报告。
(3)2022年1月1日-2022年4月20日,拟定论文写作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完成外文文献资料翻译,接受中期检查。
5. 参考文献
[1]闫景峰.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中的作用[J].时代金融,2014.
[2]刘建勋.浅议公司治理结构下国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J].河北金融,2013.
[3]孙树芬.加强中国农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的对策研究[J].时代金融,201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