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国家间的资金、劳动力和商品加速流动。
国际经济关系包括国际税收关系在内都在发生一些新的改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国际避税方式。
跨国公司国际避税方式出现的原因是经济全球化为其提供了新的可能性,跨国公司对集团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其根本原因。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国际避税的新方式(1)国际上国际避税新方式(2)我国国际避税新方式的突破 2、理论指导成果国际社会和国内应对国际避税新方式的指引等指导性研究成果。
3、我国对国际避税研究成果的落实(1)加强反国际避税的国际合作(2)加强完善涉外税收立法(3)建立反避税资料库,提高效率(4)提高税务稽查率和惩罚力度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全面介绍国内、国际避税有哪些新的避税方式 2、国际社会和国内应对国际避税新方式的指引等指导性研究成果 3、研究优化我国反避税系统的具体措施,对理论成果怎样落实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现状:(1)苏州大学张蹇教授认为:国际避税行为由于其外表的合法性,因而在国际经贸活动中,日益猖獗,给国家财政收入带来了严重损失,随着来我国投资的外资越来越多,国际避税问题在我国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如何防范国际避税,更好地维护我国的财政税收,稳定市场秩序,成为我国税法改革的重要内容。
(2)沙洲职业工学院经济管理系周渝霞教授认为: 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发展趋势促进了我国税收征收管理的国际化。
跨国公司显现的新特点激发了各国对跨国税源的竞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1月25日至12月15日,图书馆搜集及整理相关资料; 2022年12月16日至2022年1月18日,撰写开题报告,交由老师审定,修改并完成开题报告; 2022年2月至4月20日,再次搜集资料,针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交由老师审定,并接受指导; 2022年4月20日至5月16日,按老师的指导意见修改论文初稿,深化论文的内容和研究的结果,按规范化要求定稿打印、装订,做好毕业论文业务总结; 2022年5月16日至6月10日,补充完善毕业论文材料,进行答辩前准备。
5. 参考文献
[1]肖太寿.关于国际避税实质违法性的探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45:38-44. [2]崔艳辉.试论国际避税与我国反避税法规的完善[J].商业经济,2008,04:119-121. [3]姜延迪.国际反避税立法发展与困境的思考[J].税务与经济,2008,04:72-75. [4]印中华,田明华.外资企业国际避税与中国的对策[J].世界经济研究,2005,12:50-54. [5]张蹇.论WTO条件下我国反国际避税制度的建立[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01:23-26. [6]何瑶.电子商务国际避税问题及中国的对策[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1,04:24-26. [7]刘广洋.跨国企业国际避税新趋向与我国的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47-51. [8]刘轩溢.论国际反避税的性质及措施[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01:137-139. [9]胡峰.国际避税产生的动因分析[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03:18-20. [10]葛中秋,宋文生.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反国际避税措施[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1:23-24. [11]高华.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法律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5:72-77. [12]杜放,陈韩荣,朱文娟.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避税新问题探讨[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3:48-51. [13]邢建春,焦婧姝.浅析国际避税与反避税[J].东方企业文化,2013,03:26. [14]高婷,张跃进.国际避税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25:111-112. [15]杨洪.国际避税地的法律规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13,06:93-96. [16] Doreen McBarnet.Legitimate rackets: Tax evasion, tax avoidance, and the boundaries of legality[J]. The Journal of Human Justice . 1992, Vol.3 (2):56-7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