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当今社会,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工具。
由于其使用便利,功能多样吸引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
然而,自媒体时代在享受着社交媒体飞速分享信息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发布与接收信息的门槛逐渐降低,社交媒体成为了食品谣言的摇篮,耸人听闻的食品安全谣言四处泛滥,随处可见。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对于社交媒体下的食品安全谣言研究,本文将会将研究重点放在以下几点。
通过分析国内外学者目前的文献研究,分析社交媒体谣言的现状。
社交媒体作为互联网的新兴产物,具有其创新特征。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法国作家让-诺埃尔#183;卡普费雷所著的《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中指出,谣言是基于熟人圈子传播的,谣言是#8220;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8221;,进一步说,#8220; 是在社会中出现并流传的未经官方公开证实或已经被官方所辟谣的信息。
#8221;主要特点在于:1.来源--非官方;2.传播过程--连续、快速、人际传播为主;3.内容--民间新闻、与当前的某个事件有关。
在这里,#8220;真实性#8221;不属于它的定义范畴。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以及中国知网资源,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
2、数据分析法:通过对于社交媒体使用情况的数据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加工,揭示问题所在3、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于食品安全类谣言案例的具体分析,研究传播特征与机制。
5. 参考文献
[1] 奥尔波特等.谣言心理学[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192.[2] 戴维#183;波普洛.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605.[3] 食品安全.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食品安全/6173?fr=aladdin[4] (法)让-诺埃尔#183;卡普费雷.谣言: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M].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年.[5] (美)卡斯#183;R#183;桑斯坦.谣言[M].张楠迪扬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年.[6] 周裕琼.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年.[7] 焦扬. 网络谣言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4.[8] 汪青云,黄骏. 微信谣言传播的点、线、面[J]. 新闻知识,2015.[9]王一鸣. 以微博为例分析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J]. 新闻传播,2013,(12):124 126.[10]宋文渊. 网络媒介环境下健康谣言传播的受众心理分析[J]. 新闻研究导刊,2016,7(01):27.[11]苏瑶. 食品安全议题的微博谣言传播机制调查研究[J]. 视听,2017,(04):104-105.[12]洪小娟,姜楠,夏进进.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网络谣言研究--以食品安全微博谣言为例[J]. 情报杂志,2014,33(08):161-167. [13]李文超. 公共危机中的网络谣言传播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 [14]程曼丽. 网络谣言的生成、传播机制分析[J]. 新闻与写作,2013,(10):91-92.[15]何云娜. 食品安全类网络谣言的传播与防控[D].湘潭大学,2013.[16]2016年微博用户发展报告[EB/OL].[2017-1-11].http://www.useit.com.cn/thread-14392-1-1.html[17]2016年微信数据报告[EB/OL]. http://tech.qq.com/a/20161228/018057.htm#p=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