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企业和学者都一致认为,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造成的温室效应是导致全球极端气候出现越来越频繁、气候变化越来越无常的主要原因。在所有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显著达到77%。由此可看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刻不容缓。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实现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与消耗随之飞速增长,各种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面对这么严峻的挑战,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己经成为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节能减排压力倍增。节能减排是责任是义务,但同时减少CO2的排放,有效应对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等各类问题,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选择。因此对碳减排业绩的研究很具有现实意义。
电力企业是我国碳排放的重大来源,因此促进我国的碳减排,电力行业无疑是十分关键的行业。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煤为主,这决定了煤炭的燃烧成为我国污染排放的最主要的源头,而其中绝大部分又来源于电力企业中的火电厂。火电厂承担了我国70%以上的发电量。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步伐,电力需求量也不断增长,电力工业高能耗、高排放传统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方向。为了实现国家总体层面的减排目标,同时也为了实现电力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碳减排无疑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燃煤电厂,作为碳排放的大户,实施碳减排刻不容缓。
与西方相比,我国电力工业起步发展相对较晚,环保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近年来,国家政策引导下,我国电力公司开始注重社会效益,节能减排,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公司做表面现象,还是以经济利益为主,国家政策并未得到有效贯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选择对我国电力企业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其影响因素,找出问题并寻求有效的改进方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以华润电力控股有限为例,分析我国电力企业碳减排现状以及存在的普遍问题,再通过关键分析影响电力公司碳减排业绩的各项因素,最后提出完善我国电力企业提高碳减排业绩的意见措施。
研究内容:
一、关于碳减排的含义以及存在的必要性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系统地谈论低碳经济,最早可追溯至1992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97年的《京都协议书》。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英国于2003年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正式提出#8220;低碳经济#8221;概念,并积极推动世界范围的低碳经济。随后,Johnton D et. al(2005)探讨了英国大量减少住房二氧化碳排放的技术可行性,认为利用现有技术到本世纪中叶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排80%是可能的。Treffers T,et al探讨了德国在2050年实现1990年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80%的可能性,认为通过相关政策措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的共同实现是可能的。Koji Shimada,et al构建了一种描述城市尺度低碳经济长期发展情景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到日本滋贺地区。这些案例都说明了各个国家对于碳减排的重视。但是还没有很有效地方法来解决碳排放量过多的问题。
我国工业起步较晚,人均碳排放量低,但由于人口众多,碳排放总量的激增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Hu Chuzhi,et al基于EKC模型,分析了我国碳排放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结果说明我国经济增长并不会自发导致碳排放量的减少,经济增长也并不一定引发碳排放的增加,但是我国的环境治理的机制、市场和政策不完善,若不施行合理有效的控制措施,未来在降低碳排放方面面临着许多风险。我国的碳排放政策的缺失,节能减排政策实施滞后、一些监督体制不健全等,导致了一些不良问题的持续存在。目前许多学者也关注到了电力企业对碳排放的重要影响作用,深入碳排放问题,以期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2022年11月:搜集并阅读资料确定选题并在此基础之上写出开题报告;
2.2022年12月-2022年3月:广泛搜集与选题有关的著作、论文等文献资料,仔细的阅读资料,翻译外文文献,了解国内外与选题相关研究状况、成果、观点,并进行文献综述,为撰写论文找准切入点并写出论文提纲;
3.2022年4月:完成初稿,配合老师进行论文写作的中期检查;4.2022年5月:反复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5.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
[2] 张绪娥. 企业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财会研究,2010(4):37-39.
[3] 程永伟, 穆东, 马婷婷. 混合碳政策下供应链减排决策优化[J]. 系统管理学报, 2017(5):947-95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