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F2基因对苏淮猪肌内脂肪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4 09:44:0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猪的肌内脂肪含量与肉质的嫩度、风味和多汁性密切相关。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市场对猪肉风味有了进一步的需求,则育种方向也需要研究选育提高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基因,虽然现在长白猪、大白猪及杜洛克三元杂交猪因其良好的日增重、饲料利用率广受养殖市场欢迎,但在风味方面则不如中国本土猪有优势,因此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研究日趋重要,本实验将就IGF2基因对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展开研究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IGF2 是影响猪脂肪沉积性状的候选基因,向背膘更厚的遗传方向选择会提高猪血浆中IGF2浓度[1],其表达水平存也在明显的发育性变化且具有品种差异。

有研究表明IGF2基因在同一品种不同日龄表达具有差异性[3],长白猪 IGF2mRNA 在 30 日龄时的表达量达到最高,之后逐渐下降,至120日龄降到最低, 150 日龄时又明显上升;太湖猪IGF2mRNA在30日龄的表达量较高, 90日龄降至最低,120日龄略有上升[2];五指山猪IGF2mRNA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降低,30日龄时表达量最高,150龄时达到最低,差异显著(P<0.0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了解IGF2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对苏淮猪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及其不同的等位基因对肌内脂肪含量影响因素的大小。

通过基因与表型的分析,筛选分析出能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内含子3的等位基因。

研究内容:采集并测量相同阶段苏淮猪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的含量。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1.对300头苏淮猪进行耳样采集,放在酒精溶液中进行保存,并在屠宰后采集猪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冷藏保存。

2.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分析:对采集的冷冻背最长肌样品进行处理,并用索氏抽提法测量肌内脂肪含量并记录。

3.用利用常规的苯酚/氯仿抽提方法提取基因组 DNA:用苯酚对耳样进行DNA和蛋白质的分离,氯仿萃取多次,并用酒精吹洗干燥、稀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现在更多的选育方向是饲料利用率、日增重的大背景之下,本实验为应对新的市场要求进行了对提高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IGF2选育,进一步了解到了IGF2对苏淮猪肌内脂肪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6.8-2016.11对苏淮猪进行了耳样和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的采集,并分别进行了酒精浸泡保存和无氧处理冷冻保存。

2016.11 对苏淮猪肌肉样品处理并用索氏抽提法对苏淮猪最后肋骨处背最长肌进行了肌内脂肪含量的分析2017.3用常规的苯酚-氯仿抽提法对苏淮猪耳样进行了DNA的提取和稀释,并送至天昊公司进行基因测序及对内含子3的3072位点多态性的分析预期:等基因测序和分析结果出来,并与对应苏淮猪的肌内脂肪含量做关联性分析,寻求探索IGF2基因并及不同的等位基因与苏淮猪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