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粮能量限制对公羊睾丸中AMPK表达的影响开题报告

 2023-02-19 20:35:38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腺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存在于机体绝大部分细胞内。生理状态下,AMPK被单磷酸腺苷(AMP)激活后,通过其催化亚基磷酸化下游的一系列酶类底物,增强机体的分解代谢,同时减少合成代谢。近年来研究发现,AMPK信号通路是调控生物能量代谢的中心环节,也是调控哺乳动物繁殖性能的关键因子。其对于生殖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已有研究表明,AMPK在哺乳动物睾丸、卵巢发育中主要通过介导葡萄糖、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促卵泡素(FS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素(LH)、肝联素等发挥功能。AMPK作为一个调节能量状态的异源三联体蛋白激酶,包括催化亚基α(包括α1和α2两种亚型)、调节亚基β(包括β1和β2)、调节亚基γ(包括γ1、γ2和γ3),不同亚基之间可组成12中组合构成复杂的复合体[6]。动物细胞能量状态异常将会导致AMP含量增加,促使AMP与AMPK的调节亚基γ结合,产生变构效应,最终AMPK被激活,进而增强机体的分解代谢,减少合成代谢,参与细胞的生长、增殖、凋亡、自噬等过程[1]。不同种类的哺乳动物(猪、牛、羊)卵巢均有AMPK存在。

根据已有实验,AMPK作为调节细胞能量代谢状态的中心物质,是调控哺乳动物卵巢发育的关键因子,活化的AMPK对卵母细胞分裂和成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卵泡、颗粒细胞的发育有一定负面影响[7]。现有报道,AMPK能够促进卵母细胞减数分裂停滞的恢复,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但对卵泡和颗粒细胞有一定的负面作用。AMPK 能够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激素水平、脂联素促进卵母细胞的发育。卵巢发育过程中,受到促性腺激素的作用,腺苷酸环化酶激活 c AMP 水平提高,AMPK被激活从而控制颗粒细胞的增殖和分化[10]。Reverchon 等研究发现用脂肪细胞因子趋化素处理卵巢颗粒细胞时,AMPK 磷酸化水平增高,IGF-1 受体表达提高,孕酮和雌二醇水平下降,抑制了细胞增殖[2]。脂联素也是调控卵巢发育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研究表明脂联素可以增加卵巢中 AMPK 的磷酸化,调节 IGF-1 诱导的类固醇基因表达,抑制促性腺素释放素受体转录水平,从而影响激素的生成和释放调控卵巢的发育[3]

同时AMPK是细胞代谢中的关键蛋白激酶,调节许多代谢途径,AMPK通过影响SCs增殖参与精子质量的调节,还可通过参与调控精子运动和顶体反应直接影响精子的质量。运用基因敲除技术在敲除LKB1、TSC1和TSC2后可导致小鼠睾丸精子细胞减少、破环 SCs 极性和睾丸细胞紧密连接功能和组织完整性,同时LKB1基因敲除抑制小鼠睾丸组织中AMPK信号表达,亦可激活mTOR信号[4]。有研究证实 AMPK 磷酸化蛋白高表达可以抑制其下游的mTOR信号,进而影响公猪睾丸中SCs 数量和精子生成量[11]。此外,AMPK可通过参与调节抗氧化酶的活性,缓解脂质过氧化从而影响精子生成。目前,AMPK机制在睾丸上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但AMPK在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探究AMPK在雄性生殖功能中的作用,研究AMPK通路在睾丸发育和精子发生过程的作用机制,可为治疗雄性不育症、改善精液品质和精液冷冻提供新的思路。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通过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AMPK和p-AMPK(Thr172)在湖羊睾丸和卵巢中组织中的表达分布,观察AMPK在湖羊睾丸、卵巢中的表达对生殖表现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AMPK在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试验设计:通过免疫组化,观察AMPK在湖羊卵巢和睾丸中的定位表达情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通过免疫组化实验观察成熟湖羊性腺中AMPK定位表达差异,分析AMPK对哺乳动物生殖系统的影响,为进一步阐明AMPK在哺乳动物生殖系统中的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20.2-2020.3查阅文献资料、实验设计

2020.4-2020.5获取实验材料、处理样品、进行观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