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从网络上可以查阅到的文献来看,前人学者的研究大多采用的是定性分析的方法研究金融科技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很少有学者采用定量分析,也并没有突出该影响的传导机制。本文基于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情况,进一步寻找金融科技水平与影响银行盈利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寻更为合理的创新措施。对金融科技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发展以及业务的拓展以及经营绩效的改善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金融科技虽然能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好处,但是它也对我国的银行业系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并不是我们凭借日常生活的判断就可以确定的。因此,我们就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这种十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我们的日常生活对金融科技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管控,社会上开始涌现出一些不太看好金融科技的声音,这种观点也为商业银行合理使用金融科技,大力推动创新转型提供了不小的阻碍。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要搞清楚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盈利的内在机制是什么?金融科技对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的影响是否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本文意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我们了解金融科技的影响,对商业银行更好地使用金融科技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1)研究内容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16家商业银行的实际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实证分析模型,来探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变化的原因,从而得到合理有效的方法改善商业银行无法有效利用金融科技的现状,以期实现商业银行与金融科技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①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盈利能力的具体情况及变化趋势 ②采用色诺芬数据库及相关商业银行发布的年度财务表中的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严格推导部分因素与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关系,得出部分原因的影响程度, ③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使商业银行更好运用金融科技的方法和途径。 (2)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原因太多,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 ②拟采用2013年-2017年的经济数据,部分年份数据不足 (3)写作提纲 ①绪论 ②文献综述 ③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理论基础 ④金融科技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实证分析 ⑤结论与对策建议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综述 金融科技是目前大家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学者对金融科技进行了诸多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在参阅了文献后,我总结了一下三个方面: 第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于银行发展存在不同层次的影响。一方面,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资本市场中使用科技模型会对商业银行甚至资本市场有一定的作用(Allen and Mcandrews,2002)。从市场竞争力角度来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有很大的帮助(Dannenberg and Kellner,1998)。另一方面,有学者认为,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发展作用不大。科技的迅速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带来的影响有限,甚至没有影响(Nsouli and Schaechter,2002)。 第二,金融科技对银行业具有巨大潜在市场。中国的网上银行仍处于发展第一阶段,存在大量的潜在用户。并且,使用意识,网络经验和风险认知这三大因素,影响了其业务发展。这些因素理解不当可能演变成阻碍金融科技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当然,理解得当或成为其开辟市场、引入流量的工具(Xina Yuan C,2010)。 第三,金融科技发展未得到有效监管。目前大量的金融科技产品包括其支付系统没有得到有效地监管,如网络保险和P2P网贷。不过,我国已逐渐对金融科技进行监管(Lee,2015)。中国的金融科技产业正在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银行的存款收益率上线低于金融科技产品的高收益率,从而促使投资者在相同条件下,更愿意购买金融科技产品(付一为,2017)。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金融科技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的分析,大致聚焦在三个方面。一是在金融科技的定义和内涵方面。“Fintech”一词最早于2015年引入我国,李文红(2017)对金融科技概念进行了拆分,认为其融合了金融与科技,强调科技对金融发展产生的辅助作用;宋梅(2019)从金融科技的应用角度入手,认为金融科技涵盖了P2P、众筹等多种业态,是对传统金融业务范围的延伸;周光友等(2020)认为金融科技在传统金融资产的角度进行了创新,可以产生新型金融资产,扩展了金融资产的边界。二是在金融科技的发展阶段和演进方向方面。我国学者为了深入探讨金融科技的发展脉络,从金融科技发展方向入手将其划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分别命名为:产业萌发、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谢平等(2017)认为金融科技初始阶段主要体现在对传统金融领域进行互联网升级,对现有的金融产品进行创新和再开发;周蓉蓉(2020)对互联网金融阶段的本质进行了界定,即再互联网的助力下的,金融内部和底层基础设施的重组和升级,是金融和科技的深度融合;姜睿(2020)对金融科技阶段进行了深入把握,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发现在该阶段下,新兴科技迅速发展,金融服务的供给方不再局限于传统金融机构,更多的科技公司涌现出来,在为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满足其人性化、智能化等服务需求,让金融服务的场景逐渐丰富。三是在金融科技的应用风险及监管方面。陈彦达等(2020)在肯定金融科技对金融效率带来的有利影响的同时,也在担忧金融科技的支撑技术不够成熟,金融系统的整体不确定性也在增大,这对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了威胁;方意等(2020)在此基础上对风险进行了具体分析,发现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为风险传播营造了更多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会造成非系统性风险转变为系统性风险。与风险相对,在监管领域金融科技下的金融创新为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李有星(2019)从金融科技监管体系入手,认为应当建立多主体的监管模式;杜青雨(2020)认为金融监管应结合我国发展实践,从技术角度加强攻关,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金融科技管理机制。
|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撰写方案
①阐述研究的理由和意义
5. 参考文献
[1] Challenges and dynamicsof FinTech crowd funding: An innovation system approach[J]. JaruneeWonglimpiyarat.Journal of High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8 (1) [2] Fintech: Ecosystem,business models, investment decisions, and challenges[J]. In Lee, Yong JaeShin.Business Horizons. 2018 (1) [3] Introduction to thespecial issue on Crowdfunding and FinTech[J]. Yue Ma, De Liu.Financial Innovation. 2017 (1) [4] Fintech[J]. ThomasPuschmann. Business amp; Inform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2017 (1) [5] Consumer acceptance ofonline banking: an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J]. Tero Pikkarainen,Kari Pikkarainen, Heikki Karjaluoto,Seppo Pahnila.Internet Research. 2004 (3) [6] E-Finance: AnIntroduction[J]. Franklin Allen, James McAndrews, Philip Strahan.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 (1-2) [7] Effect of trust oncustomer acceptance of Internet banking[J]. Bomil Suh,Ingoo Han.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Applications. 2002 (3) [8] E‐Finance in EmergingMarkets: Is Leapfrogging Possible?[J] .Financial Markets, Institutions amp;Instruments . 2002 (1) [9] An empiricalinvestigation of the Turkish consumers’ acceptance of Internet bankingservices[J]. Vichuda Nui Polatoglu, Serap Eki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2001 (4) [10] The bank of tomorrowwith today’s technology[J]. Marius Dannenberg, Dorothe Kelln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ank Marketing.1998 (2) [11] 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与监管:一个监管者的视角[J]. 李文红,蒋则沈.金融监管研究. 2017(03) [12] 宋梅.金融科技演化发展与未来趋势[J].贵州社会科学,2019(10):138-148.DOI:10.13713/j.cnki.cssci.2019.10.019. [13] 周光友,罗素梅,连舒婷.金融科技创新、网贷利率决定与小微企业融资——兼论“麦克米伦缺口”的治理[J].国际金融研究,2020(03):76-86.DOI:10.16475/j.cnki.1006-1029.2020.03.008. [14] 谢平,杨硕.中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十二个热点问题[J].新金融评论,2017(04):1-33. [15]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实证研究[J]. 蔡冬青,许晶晶.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0(06) [16] 金融科技、银行异质性与货币政策的流动性创造效应[J]. 盛天翔,范从来.南京社会科学. 2020(12) [17] 驱动因素分解视角下城市商业银行盈利分析——基于67家城市商业银行数据[J]. 陈一洪.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04) [18] Big Tech进入金融业:驱动因素、收益、风险特征及其监管[J]. 何淑兰,孙有发.社会科学家. 2020(11) [19]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盈利的影响研究[J]. 王均山.湖北社会科学. 2020(10) [20] 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实证检验[J]. 于波,周宁,霍永强.南方金融. 2020(03) [21] 金融科技发展动力指数研究[J]. 乔海曙,黄荐轩.金融论坛. 2019(03) [22] 金融科技创新下数字信用共治模式研究[J]. 庄雷.社会科学. 2019(02) [23] 金融科技对传统银行行为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理财的视角[J]. 邱晗,黄益平,纪洋.金融研究. 2018(11) [24] 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基于16家上市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J]. 高雯.陇东学院学报. 2018(01)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