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金融创新是指各种金融要素的重新整合。具体而言,是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对金融管理体制、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服务等进行改革和创新。在借鉴国际金融创新先进成果的基础上,我们不断摸索完善,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金融体系。我国的金融创新主要体现在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管理制度的创新、金融交易技术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等等。
本课题从我国的金融创新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重要文献,认识并掌握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在影响中着重分析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对于货币政策时滞上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传导上的影响等等。最后,针对金融创新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自身的建议以及对策。金融是这个时代经济重要组成部分,而金融创新则是这个时代经济的必然趋势。所以,对于中央银行而言,只有深刻理解并掌握金融创新规律,才能更好的制定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才能更好的为国家经济服务。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本课题从我国的金融创新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重要文献,认识并掌握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在影响中着重分析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对于货币政策时滞上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传导上的影响等等。最后,针对金融创新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提出自身的建议以及对策。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从我国的金融创新为出发点,通过阅读大量的国内外重要文献,认识并掌握我国金融创新的特点以及其所带来的影响,在影响中着重分析其对于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包括对于货币政策时滞上的影响、货币政策工具以及传导上的影响。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美国的金融走在全世界金融的前列,对于我国这一新兴金融大国而言,美国的金融历史值得我们参考学习。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掀起了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而造成这一危机的其中重要原因便是住房抵押贷款等新型金融债券的出现,这些便是金融创新的一大体现,胡塬炜(2021)认为:当前中国也面临着与美国金融危机前相似的问题,如宽松的货币政策、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处于监管之外的金融创新等。我们必须提高警惕,未雨绸缪,吸取当年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保障我国金融领域的健康发展。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其对国家经济有好的一面,也有对国家经济不好的一面。吴帅(2021)认为,在微观层面,金融创新对促进金融稳定的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二是降低交易所需成本,三是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在宏观层面,金融创新有利于货币融资、金融体系稳定和金融发展安全。另一方面,金融创新会改变货币供求机制、总量和结构,影响金融运作和调控,增加金融风险,导致金融业的稳定性下降,出现过度投资和泡沫膨胀的不良倾向。田天(2021)认为,我国银行金融产业在发展期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形势,需要从中发现挑战与机遇,正确看待经济一体化,对金融产业形成的不良影响。我国在经济方面起步晚于西方发达国家,在财富积累方面无法占据优势,在金融环境日益复杂的过程中,银行必须改变发展方式,通过金融创新提高自身在国际中的竞争能力,从而将外资银行对我国金融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曹晓港(2019)认为,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包含针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针对货币需求的影响、针对货币中介目标的影响、针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而对于金融创新对于货币政策的影响,郭弘宇(2021)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应当做出相应的创新性改变,比如完善直达实体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支持中小微企业、优化考核制度,提高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能动性、构建基准收益率曲线,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提高政策有效性等。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研究计划:1、2022年12月底之前——完成选题以及开题报告。
2、2022年3月底之前 ——完成初稿和中期检查工作。
3、2022年5月中旬之前——完成论文修改、查重、定稿、外文文献翻译工作。
5. 参考文献
[1]郭弘宇,李烨. 不断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J]. 商场现代化, 2021,(10): 171-173.
[2]崔一牛,申宏卓. 浅析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 山西农经,2020,(18):158-15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