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从基本框架构建阶段迈入了优化升级阶段,但更高水平的区域经贸合作,需要深刻认识各国在“一带一路”中所处的地位,正确把握各国的贸易竞争与互补关系,才能使得各国分工更加明确,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经济发展。
基于以上分析,进一步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问题的研究,对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并通过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的指标分析其网络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为促进能源贸易的发展及制定科学合理的贸易战略,提出相关建议。
(1)理论意义:本文通过复杂网络的视角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并对其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丰富“一带一路”能源贸易研究理论,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拓展新的思路。
2. 课题关键问题和重难点
本课题研究的关键问题:
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的构建方法;
2、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的指标;
3. 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一带一路”能源贸易相关研究
“一带一路”最早于2013年由中国提出,到了2015年已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即“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涵盖了东南亚、东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和中东欧等地区,其独特的研究领域和特殊的国家政策,使得“一带一路”成为当前热门的研究领域。
Bakhtyar(2015)等学者通过对东盟五个国家(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菲律宾)的能源消费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发现能源消费与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密切关系。
4. 研究方案
本文通过联合国贸易数据库及WTO等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的指标进行数据分析,发现能源贸易网络的格局及贸易国家之间的关系,并提出有关促进能源贸易发展的建议。
研究方法:主要使用比较分析法、复杂网络分析法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比较分析法、复杂网络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网络的结构特征,和国际贸易网络格局及国家间的贸易关系。)
5. 工作计划
1)查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互补关系网络构建、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指标、能源贸易互补关系网络结构分析相关的资料;进行文献的阅读及整理,写出文献综述;
2)根据文献理论回顾,进行理论分析,初步建立分析框架;
3)通过比较分析法、复杂网络分析法,进行研究课题最终成果的撰写工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