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应试教育盛行之下,社会各界在对学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的理解上存在一定偏颇,重理论轻实验的现象愈演愈重,题海战术成为了主流教学模式,影响学生学习与发展。其结果不仅促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畏难情绪,而且使学生很难深刻理解物理概念、原理和规律,不能学以致用。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规律需要用实验去检验,一些物理现象也正是在实验中被人们捕捉到才得以进一步发展。传统物理实验教学受到诸多方面的困扰,比如:操作时间过长、操作复杂、缺少实验设备等,实验教学被教师简化甚至忽略。实验经历的缺乏就成为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障碍,导致学生不能理解只能冥思苦想、死记硬背以达到会做题的目的。这种情况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尤其明显。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实施,物理学科教学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关注信息化教学环境转变。实验所具有的直观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基础知识,使得学生思维锻炼和能力培养在基础教育中不断发展。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
1. 调查分析传统中学物理实验教学遇到的困难及局限之处;
2. 结合具体课题谈谈陈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优势;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 文献法: 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结合本课题研究加以创新、发展。
2.案例研究法:记录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反思。
4. 参考文献
1. 骆玉香.借助“微视频实验作业”提高学生实验能力[J].物理教学,2018, 40(2): 43-47.
2. 陈楠.运用微视频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与评价,2016,(1):54-55.
3. 郝福生.基于微视频教学的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教育教学与研究,2017.08(08):60-6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1. 第1周(2月20日-2月24日)开学后,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
2. 第1-2周(2月20日-3月3日)开学后,指导教师向学生讲授所选论题的状况和要求等;学生向指导老师汇报调研情况,并完成开题报告;
3. 第3-14周(3月6日-5月21日),学生根据调研资料和指导老师要求进行论文框架搭建,并进行具体资料分析整理,及时与教师交流论文进展,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