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国际背景
湿地是指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 的水域【1】。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渡带【2】。
在世界资源保护联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 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以及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4】。湿地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如水、粮食、肉类、鱼类、药材、能源、 矿产以及工业原料等),而且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 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 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5】。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理论研究 ,包括对几种价值评估方法的研究并确定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应该用哪几种方法评估
(2)溧阳市湿地现状的分析,包括湿地资源分布现状。溧阳市2000-2018年湿地结构及数量变化分析,通过2000~2018年溧阳市土地利用相关数据分析溧阳市湿地的数量和结构
(3)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使用相关方法分析和评估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本课题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定量分析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并评估其价值。通过开展实地调研,收集溧阳市湿地资源和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溧阳市土地利用规划资料。依据近二十年来溧阳市土地利用变化资料,结合GIS数据分析识别并评估其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在辨识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动态变化的基础上,反映湿地生态系统与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对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进行价值评估,溧阳市2000-2018年湿地结构及数量变化分析,并根据溧阳市湿地数量和结构的分析及湿地生态价值的评估制定溧阳市湿地保护与规划方案
根据溧阳市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属性来源及溧阳市湿地土地利用现状,建立了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归属关系。针对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建立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替代成本法、造林成本法等评价方法对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指标进行货币价值分析。
4.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全国湿地保护十三五规划
【2】 江苏省湿地保护规划(2015~2030)
5. 工作计划
1.第1~3周:收集资料,总结有关研究进展,了解相关理论和案例;完成开题报告;
2.第4~6周: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基础资料与图件,完成详细设计工作方案;
3.第7~9周:对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完成论文初稿;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