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汽车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其驾驶性直接影响着驾驶员的操控体验、乘坐舒适性和行车安全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汽车综合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驾驶性已成为评价汽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选题旨在研究基于加速度的汽车驾驶性评价方法,通过对汽车行驶过程中加速度信号的采集、分析和处理,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为汽车驾驶性客观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汽车驾驶性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涉及车辆工程、人机工程、心理学等多个学科。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驾驶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基于加速度的汽车驾驶性评价展开,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汽车驾驶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分析影响汽车驾驶性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动力性、平顺性、操控稳定性等。
研究加速度信号与驾驶性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关系,筛选出能够有效反映驾驶性的加速度特征参数。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仿真模拟等多种方法,逐步开展以下研究工作:
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汽车驾驶性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加速度信号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指标体系构建阶段:分析影响汽车驾驶性的关键因素,研究加速度信号与驾驶性之间的关系,筛选出能够有效反映驾驶性的加速度特征参数,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指标,构建基于加速度的汽车驾驶性评价指标体系。
3.数据采集与处理阶段:设计加速度信号采集系统,确定传感器类型、安装位置和采样频率等参数。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基于加速度的汽车驾驶性评价方法,预期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
1.构建基于加速度的汽车驾驶性评价指标体系:不同于传统的基于主观评价或简单车辆参数的评价体系,本研究将深入挖掘加速度信号与驾驶性之间的关系,构建更加全面、客观、易于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2.提出适用于驾驶性评价的加速度信号处理方法:针对加速度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等特点,研究适用于驾驶性评价的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分析方法,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构建基于主客观评价融合的驾驶性评价模型:结合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方法的优点,构建能够准确反映驾驶员感知的驾驶性评价模型,为汽车驾驶性能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李欣,余卓平,熊光明,等.基于驾驶人模型的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驾驶性评价[J].机械工程学报,2021,57(11):126-136.
2. 张帅,陈龙,周兵,等.基于驾驶模拟器和主客观评价的SUV汽车驾驶性研究[J].汽车工程,2021,43(11):1414-1422.
3. 王建强,李亮,郭孔辉,等.基于改进型驾驶模拟器的汽车操纵稳定性主观评价[J].汽车技术,2020(10):62-68 73.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