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传统的环境执法方式主要依赖人工巡查和举报,存在着效率低下、取证困难、执法成本高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保需求。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开发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环境保护形势的日益严峻,国内外学者和机构对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在环保移动执法系统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迅速。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系统需求分析:对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用户需求、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进行全面分析,明确系统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范围,为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依据。
2.系统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架构、数据库、关键模块、安全等方面进行详细设计,制定合理的系统实现方案。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按照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
主要的研究方法和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了解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关键技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需求分析: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对环保执法人员、企业用户、公众等stakeholders进行需求调研,分析系统的功能需求、性能需求和安全需求,形成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融合多种新兴技术: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环保移动执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构建一个功能强大、智能高效的环保执法平台。
2.优化系统架构:采用前后端分离的架构设计,前端采用移动应用开发框架,后端采用微服务架构,以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并结合云计算技术实现系统的弹性扩展和资源优化配置。
3.提升用户体验:采用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设计简洁直观的系统界面和操作流程,并提供丰富的移动端功能,方便用户随时随地进行环保执法工作。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陈超,王建东.面向服务的移动执法系统架构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7,53(09):254-258 271.
2.王伟,宋巍,王宁.面向环保物联网的移动执法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9,40(01):246-251.
3.张丽娟.基于Android的移动执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