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操作框架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方面,央行在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同时,不断探索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市场在利率定价中的作用日益增强,为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提供了更加市场化的环境。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和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货币政策和银行风险承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可以通过信贷渠道、资产价格渠道等多种渠道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吴忠华等,2010)。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我国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为题,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本部分将探讨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如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调整等)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制。
2.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析:本部分将分析利率市场化进程对银行风险偏好的影响,以及其传导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数据收集与处理:首先,本研究将收集我国上市银行的年度数据,时间跨度初步设定为2000年至2022年。
数据来源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Wind数据库以及上市银行年报等。
其次,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和筛选,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考察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交互作用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现有文献大多分别研究货币政策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较少关注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将探讨货币政策与利率市场化如何相互影响,进而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为全面理解两者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提供新的视角。
2.基于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和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滞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存在自身特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张明,刘少云.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J].金融研究,2019(12):102-119.
2.李晓萍,王擎.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基于中国商业银行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20(07):61-71.
3.王洪涛,王亚静,李延喜.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J].经济研究,2021(02):136-152.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