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降雪作为冬季华北地区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对交通运输、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会造成重大影响。
1.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利用多源气象资料,对2012年12月华北南部发生的降雪过程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对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方面的综合诊断分析,揭示此次降雪过程的形成机理和发展演变规律,以期为提高此类降雪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理论依据,并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降雪是冬季常见的天气现象,国内外学者对其形成机理、预报方法等开展了大量研究。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华北地区降雪开展了大量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利用2012年12月的多种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等,对华北南部降雪过程进行分析。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2012年12月华北南部降雪过程的相关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例如剔除错误数据、插值到统一的时空分辨率等。
2.天气学诊断分析: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降雪过程的天气形势、物理量场、水汽条件、热力条件等方面进行综合诊断分析。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综合利用多源资料:将地面观测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再分析资料等多种气象资料相结合,从多角度、多层次对2012年12月华北南部降雪过程进行分析,以期更全面、深入地揭示降雪过程的形成机理和发展演变规律。
2.结合天气学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将传统的天气学诊断分析方法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降雪过程的物理机制,并提高对降雪的预报能力。
3.注重对降雪过程热力条件的研究:在分析降雪过程的水汽条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降雪过程的热力条件,探讨热力条件对降雪发生发展的影响,以期为提高此类降雪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晶,郭学良,王秀明,等.一次华北地区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的湿势诊断分析[J].气象,2018,44(11):1433-1443.
[2] 高辉,李艳伟,王迎春,等.2018年1月华北一次持续性暴雪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19,45(11):1543-1554.
[3] 郭学良,张晶,王秀明,等.2018年1月华北地区持续性强降雪成因分析[J].气象学报,2020,80(5):923-93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