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论文的内容: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通过对流动相种类、流动相比例、洗脱梯度、检测波长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筛选以及优化,以保留时间、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为指标,建立植物甾醇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使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三种物质与雄烯二酮能有效地分离;并对建立的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研究,通过对方法的专属性、系统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耐用性等进行验证,并对验证结果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论文的意义:植物甾醇是从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中经过物理提纯而得,具有营养价值高、生理活性强等特点,且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动物生长剂及纸张加工、印刷、纺织等领域,特别是在欧盟作为食品添加剂非常普遍,广泛用于食品中以降低人体胆固醇;在医药领域,植物甾醇用于预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类的心脏病,对治疗溃疡、皮肤鳞癌、宫颈癌等有明显的疗效;此外,植物甾醇还是重要的甾体药物、维生素D3、的生产原料。
植物甾醇主要包含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是作为生产甾体激素类药物雄烯二酮的主要原料。
2. 文献综述
植物甾醇有关物质方法的建立以及方法学研究的文献综述学生姓名:夏蔚指导教师:牛犇摘要:植物甾醇中含有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雄烯二酮等杂质,本实验通过对流动相种类、流动相比例、洗脱梯度、流速、检测波长等进行筛选以及优化,建立植物甾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进行验证,通过对方法专属性、系统精密度、检测限、定量限、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稳定性等进行验证,证明本实验所建立的植物甾醇有关物质检测方法可靠、稳定,适用于本实验室进行植物甾醇样品中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雄烯二酮的测定,从而保证植物甾醇的质量良好、稳定、可控。
关键词:HPLC法 植物甾醇 雄烯二酮 方法学研究Establishment and Methodological Study of Phytosterol Related SubstancesAbstract:Phytosterol contains stigmasterol, beta-sitosterol, rapeseed oil sterol, androstenedione and other impurities. In this experiment, the types of mobile phase, flow ratio, elution gradient, flow rate and detection wavelength were screened and optimized,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phytosterol related substances was established to verify.The method specificity, system precision, detection limit, quantitative limit, repeatability, intermediate precision and stability were validated. It was proved that the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experiment was reliable and s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phytosterol-related substances.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tigmasterol, beta-sitosterol, rapeseed oil sterol and androstenedione in phytosterol samples in our laboratory,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phytosterol is good, stable and controllable. 1.课题背景植物甾醇是一类以环戊烷全氢菲(甾核)为骨架的天然醇类化合物。
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有豆甾醇、β-谷甾醇 、菜油甾醇 、菜子甾醇等 。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和路线:1.查阅植物甾醇、雄烯二酮、方法学研究等论文相关文献,并进行归纳总结;2.色谱条件的建立:根据植物甾醇中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的结构特性,以保留时间、分离度和理论塔板数为判断指标,对流动相种类、流动相比例、洗脱梯度、检测波长等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筛选以及优化,建立检测方法使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三种物质与雄烯二酮能有效地分离;3.专属性试验:取空白溶剂、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进样,溶剂峰应无干扰,对照品峰之间可有效分离;4.检测限与定量限试验:取各对照品溶液,进行稀释进样,信噪比约等于3时为检测限,信噪比约等于10时为定量限。
并平行配制6份定量限溶液连续测定,峰面积RSD值应小于10%;5.线性试验:取各对照品配制浓配液,逐级稀释定量限~限度含量120%的浓度范围内5~7个点的溶液并测定,记录色谱图,以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做线性回归,相关系数r≥0.998;6.溶液稳定性试验:取各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于室温放置,分别在一定时间内进样,记录色谱图,在规定时间内应无新增色谱峰,各化合物含量稳定性好;7.系统精密度试验:取混合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并计算各对照品峰面积RSD值,6次测定各化合物峰面积RSD≤2.0%;8.重复性试验:平行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中化合物个数应一致,最大单个化合物的含量及总含量重复性好;9.中间精密度试验:由不同人员在不同时间、不同的仪器,根据重复性试验内容,平行配制6份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供试品中化合物个数应一致,最大单个化合物的含量及总含量重复性好;耐用性试验:在色谱条件变化范围内,取同一批样品进行检测,报告限度以上化合物的含量应无差异。
4. 工作计划
2022.1.02-2022.1.10选题与文献资料收集2022.1.15-2022.1.25实验材料准备与条件探索2022.1.26-2022.4.20进行实验并撰写论文与综述2022.4.21-2022.5.20结束实验并完成论文与综述的撰写2022.5.21-2022.5.25查缺补漏2022.5.27-2022.6.12论文提交与审查
5. 难点与创新点
1、目前国内对于植物甾醇中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雄烯二酮之间的方法学研究较少,本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本论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与雄烯二酮的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并进行了系统地方法学验证,为以后样品的检测提供了更准确的科学依据。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