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受体沉默技术研究半夏凝集素促炎机制开题报告

 2022-12-28 10:23: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被历代本草文献记载为有毒,临床误服生品或鲜品均出现强烈的刺激性毒性,表现为口唇刺痛肿胀、咽喉肿痛甚或失音、流涎、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与皮肤接触会出现瘙痒、湿疹,严重的可引起接触性皮炎。

实验室前期研究表明,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的刺激性毒性成分为植物中含有的具特殊晶体结构的针晶,被称为毒针晶,毒针晶由草酸钙、蛋白、多糖等物质组成,并发现毒针晶中带有的毒蛋白是凝集素蛋白,研究发现凝集素蛋白可通过巨噬细胞介导,促进中性粒细胞迁移聚集,并可刺激巨噬细胞释放大量炎症因子,表明凝集素蛋白具有显著的促炎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促炎作用与激活细胞中NF-毒蛋信号通路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的促炎机制还尚未可知。

文献研究发现NF-κB信号通路是炎症反应过程中最重要的通路之一,当其被激活后能引起炎症因子的大量合成和释放,导致强烈的炎症反应。研究表明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与细胞膜或细胞质中受体的激活密切相关。在巨噬细胞表面及内部存在一系列的受体分子,如TNFR 受体、Toll 样受体等,这些受体通过识别各种内源和外源抗原分子,引起下游炎症信号通路(如 NF-κB)的激活,从而产生大量炎症因子,并产生炎症级联反应。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中的凝集素蛋白能激活NF-κB信号通路并产生炎症反应,是否是因为其作用于细胞上的受体而产生效应,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以揭示天南星科有毒中药半夏的毒性作用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2015版一部[S].57,106-107,119.

[2]吴皓,钟凌云,李伟,等.半夏炮制解毒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4):1402-1406.

[3]石继连,廖念,庞雪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姜半夏的炮制工艺[J].中国药师,2017,20(6),1106-11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4. 工作计划

2022.02-2022.03 查阅资料,并提取分离纯化半夏凝集素蛋白

2022.03-2022.04 研究半夏凝集素与巨噬细胞是否发生结合以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释放、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2022.04-2022.05 沉默炎症相关受体后,半夏凝集素对TNF-α、IL-1β释放以及对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难点与创新点

1.本课题从细胞受体角度研究半夏凝集素致炎作用机制,阐述相关受体在半夏凝集素致炎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思路具有创新性。

2.本课题采用AKTA蛋白纯化技术、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RNA干扰技术、Western Blot以及Elisa等技术进行研究,研究方法具有创新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