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1、 损伤丸以全粉入药,建立特征性较强的显微鉴别方法;2、 建立专属性较强的薄层鉴别方法;3、 对处方进行分析,选择其有效或代表性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制定含量测定方法;4、 将质量标准中处方、制法、性状项进行规范描述;5、 将原制剂批件中处方、生产工艺及说明书中相关项目进行规范性描述。
意义:损伤丸目前的质量标准性状描述不规范且不完整、鉴别项采用专属性不强的理化鉴别方法、无含量测定项。
通过本次课题研究,全面描述其性状、建立专属性强的显微鉴别方法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增加含量测定项,全面提升其质量标准。
2. 文献综述
损伤丸质量标准提高研究进展摘要:目前中药制剂在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但是缺乏特别严谨的质量控制标准,这十分不利于临床合理用药。
因此,中药制剂质量标准提高势在必行。
损伤丸目前的质量标准存在各种问题,需要对其进行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1、 建立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薄层鉴别选取处方中三味药材(白术、苍术、木香)进行鉴别,每味药材分别考察不同点样量、不同批次、不同温度、不同湿度、不同厂家薄层板对薄层鉴别结果的影响。
2、 增加含量测定项,以三七中三七皂苷R1(C17H80O18)、人参皂苷Rg1(C42H72014)、人参皂苷Rb1(C54H92O23)的总量作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考察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合处方、制剂工艺及指标成分的转移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
3、 将质量标准中处方、制法、性状项建立规范性描述。
4. 工作计划
1、2022.01文献查阅阶段;2、2022.02实验前准备工作(备好试剂、耗材、对照品及对照药材);3、2022.03~04实验研究阶段;4、2022.05~06总结标准、申报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建立专属性强的薄层鉴别方法;增加含量测定项,考察样品前处理方法,并对含量测定方法进行方法学考察,结合处方、制剂工艺及指标成分的转移率,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将质量标准中处方、制法、性状项建立规范性描述;将原制剂批件中处方、生产工艺及说明书中相关项目进行规范性描述。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