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炮制过程中七成分变化规律开题报告

 2023-01-03 15:22: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内容:牛蒡子,又名大力子,鼠粘子等,为菊科植物牛蒡Arctium lappa L的干燥成熟果实。

味辛,苦,性凉,归肺胃经,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等功能,广泛分布于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区。

根据文献记载,牛蒡子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其中不乏有抗病毒以及抗肿瘤的有效成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文献综述

见附件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案:将单一成分和混合成分置于160℃、180℃条件下加热3min、5min、10min、15min、20min,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七个成分的含量;将牛蒡子生品置铁锅中,在160℃、180℃条件下炒制3min、5min、10min、15min、20min,采用高效液相技术测定其含量,与单一及混合成分受热结果做对比。

技术路线见附件

4. 工作计划

2022.01-2022.02熟悉高效液相的操作,查阅文献了解牛蒡子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历史沿革等相关知识;2022.02-2022.03制定实验方案,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购买牛蒡子生品及制备炒品;2022.03-2022.05单一成分和混合成分受热稳定性研究,牛蒡子炒制过程七成分含量变化规律研究;2022.05-2022.06整理分析实验数据,撰写毕业论文。

5. 难点与创新点

1. 初步验证牛蒡子炒制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规律以及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为揭示牛蒡子的炮制机理研究提供依据;2. 根据成分变化规律,指导牛蒡子合理炮制,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和时间;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