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向着小型化、轻量化、高性能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对电子封装材料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电子封装材料的关键组成部分,钎料的性能直接影响着电子产品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1. 研究目的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在Sn-Bi共晶钎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金化改性:研究人员通过添加微量元素(如Ag、Cu、Zn、RE等)来改善Sn-Bi共晶钎料的组织和性能。
例如,有研究表明,添加微量Ag可以细化Sn-Bi共晶钎料的组织,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抗蠕变性能。
2.凝固过程控制:采用不同的凝固技术,如电磁搅拌、超声振动等,来控制Sn-Bi共晶钎料的凝固过程,以获得细小的晶粒尺寸和均匀的组织分布。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本研究将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Sn-58Bi共晶钎料,并对其进行组织观察、性能测试和机理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的制备: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不同冷却速率的Sn-58Bi共晶钎料样品,并对其进行金相观察,分析冷却速率对组织形貌的影响规律。
2.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的组织表征: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进行组织观察和分析,研究其相组成、晶粒尺寸、微观结构等。
3.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的力学性能测试:对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进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等测试,分析其力学性能与组织之间的关系。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先通过快速凝固技术制备不同冷却速率的Sn-58Bi共晶钎料样品,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样品的相组成、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进行显微硬度、拉伸性能、润湿性等性能测试。
在此基础上,分析快速凝固对Sn-58Bi共晶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并结合相关理论解释其影响机制。
具体步骤如下:1.实验材料准备:制备Sn-58Bi合金锭,并加工成适合快速凝固实验的尺寸。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快速凝固技术制备Sn-58Bi共晶钎料,研究快速凝固对Sn-58Bi共晶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为开发高性能Sn-Bi共晶钎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2.系统研究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的组织演变规律、力学性能、润湿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揭示快速凝固对Sn-58Bi共晶钎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机制。
3.探索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为其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刘洋, 潘峰, 陈光, 等. 激光快速凝固Sn-Bi系无铅钎料组织与性能研究进展[J]. 材料导报, 2020, 34(17): 16798-16804.
[2] 张涛, 杨丽, 陈家林, 等. 快速凝固Sn-58Bi/Cu复合钎料的组织与性能[J]. 材料工程, 2020, 48(9): 117-123.
[3] 张志峰, 孙涛, 卢天健, 等. 快速凝固Sn-58Bi共晶钎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9, 48(S1): 235-239.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