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开题报告

 2024-06-24 16:44:01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集成化和高性能化的发展趋势,对高性能储能材料的需求日益迫切。

介电储能材料作为储能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在混合动力汽车、移动电源、脉冲功率器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选题旨在开发一种新型的、高性能的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高介电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高介电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例如,XXX等人[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聚偏氟乙烯(PVDF)/钛酸钡(BaTiO3)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BaTiO3含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以纤维素和BaTiO3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研究:研究不同纺丝参数(如电压、纺丝距离、溶液浓度等)对纤维形貌和结构的影响;通过控制BaTiO3纳米颗粒的含量和分散状态,优化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并对其结构、介电性能、储能性能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具体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如下:
1.材料制备:将一定比例的纤维素和BaTiO3纳米颗粒分散在溶剂中,超声处理形成均匀的悬浮液;将悬浮液通过静电纺丝装置进行纺丝,控制纺丝参数(如电压、纺丝距离、溶液浓度等),制备出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复合膜。


2.结构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和BaTiO3纳米颗粒在纤维素基体中的分散状态;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和组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首次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为高性能储能材料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通过调控BaTiO3纳米颗粒的含量和分散状态,优化复合纳米纤维的结构和性能,以期获得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高储能密度和优异力学性能的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高介电储能复合膜。

3.系统研究纤维素/BaTiO3纳米纤维复合膜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揭示BaTiO3纳米颗粒的加入对纤维素基体介电性能和储能性能的影响机制,为高性能纤维素基储能材料的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张晓艳,张清华,王晓静,等. 静电纺丝法制备醋酸纤维素/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及其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21,52(3):10.

[2] 谢臻,唐浩峰,谢志翔,等. 纤维素纳米纤维/钛酸钡复合薄膜的制备及介电性能研究[J]. 功能材料, 2020,51(5):11.

[3] 刘洋,李国岗,李佳,等. 表面改性钛酸钡/聚偏氟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J]. 功能材料, 2020,51(10):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