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煅烧白云石混合材制备的煅烧制度。
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通过煅烧产物在水中产生水化反应的结合水量测定水化活性和水化反应程度。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多组实验并结合仪器观察水泥基材料的微观结构来确定温度和掺量对于水泥基材料的膨胀率、力学性能与水化性能的影响。
1、将750℃、850℃、950℃温度下煅烧相同时间的产物以0%、5%、10%、15%掺量内掺至水泥基材料中,并进行标准养护来测定其7d、28d、60d的抗压强度与变形性能,最后与空白组进行对比,以此来分析煅烧温度对于水泥基材料力学性能与变形性能的影响;
2、用白云石在各煅烧制度下制备的膨胀剂以内掺法代替 0wt%、5wt%、10wt%和 15wt%的水泥制备不同比例的水泥浆体试件,研究水泥浆体的水化热和不同龄期时 Mg(OH)2 的估计量,并从孔结构的角度分析含 CaO 和 MgO 的钙镁复合膨胀剂对水泥浆体内部孔结构的影响。比较使用膨胀剂后水泥基材料膨胀率和抗压强度的变化。从全方面来分析白云石制备的钙镁复合膨胀剂作为水泥膨胀剂的可行性。
4. 参考文献
[1] 陈登, 宋旭艳, 何智海. 煅烧渣土-白云石对水泥砂浆强度和膨胀性能的影响[J].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1, 38(1):146-150.
[2] 陆采荣. 白云岩石粉对水泥胶凝体系力学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J]. 材料导报, 2013, 27(22): 305-306.
[3] 谢晓丽. 白云石煅烧制备水泥基胶凝材料的实验研究[J]. 非金属矿, 2011, 34(2):32-35.
5.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第1~3周):2月20日~3月12日
准备试验原材料,试验研究,论文开题,写出开题报告;
第二阶段(第4~8周):3月13日~4月16日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