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选题的背景
Shannon 编码定理指出:如果采用足够长的随机编码,就能逼近Shannon 信道容量。但是传统的编码都有规则的代数结构,远远谈不上“随机”;同时,出于译码复杂度的考虑,码长也不可能太长。所以传统的信道编码性能与信道容量之间都有较大的差距。事实上,长期以来信道容量仅作为一个理论极限存在,实际的编码方案设计和评估都没有以Shannon限为依据。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二、主要研究内容
2.1编译码技术
编码方面主要包括对并行级联编码与串行级联编码的分析,以及对混合级联方式的研究;译码方面主要包括迭代译码、译码算法(最大后验概率算法MAP、修正的MAP算法Max-Log-MAP、软输出Viterbi算法SOVA等)的研究。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编码原理
3.1.1分量码的选择
Turbo 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的分量码采用递归系统卷积码(RSC,Recursive Systematic Convolutional code) ,这也是它性能优越的一个重要原因。之所以选择RSC编码器作为Turbo码的子码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RSC码具有系统码的优点。这一特性使用户在译码时无需变换码字而直接对接收的码字进行译码,所以,递归系统卷积码(RSC)对于非系统卷积码(NSC)而言译码简单、快速。
4. 参考文献
[1]韩彬. 基于通用处理器的信道编解码技术研究与实现[D].东南大学,2019.[2]周旭栋. 移动通信中Turbo编解码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3]白金龙. 非高斯噪声信道下Turbo码编解码的设计与仿真[D].郑州大学,2018.[4]邓芳,李冰,董乾.基于Turbo码的DAB系统的仿真与分析[J].电声技术,2017,41(Z1):60-62 114.[5]刘飞. 电力线通信系统中turbo编译码器的研究与实现[D].东北大学,2017.[6]胡桂彬. Turbo码与RS-Turbo级联编码在光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的应用[D].天津理工大学,2016.[7]魏培丽. Turbo码编解码的算法研究及FPGA设计与实现[D].武汉理工大学,2015.[8]魏岳军. 3GPP UMTS和LTE系统中的信道译码算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9]权进国,陈海飞,林孝康.一种确定Turbo乘积码迭代因子的方法[J].电声技术,2012,36(07):43-45.[10]许可. Turbo解码与Turbo均衡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11]伍仲明. 高吞吐率Turbo码译码器研究及其实现[D].华南理工大学,2011.[12]杨炜. Turbo编解码及其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7.
[13]金香文.Turbo码原理与交织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14]刘东华.Turbo码关键技术及Turbo原理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2003.
5. 工作计划
2022年1月5日-2022年3月1日,有针对性的学习课题相关资料,学习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习实验所需软硬件的相关知识。
2022年3月2日-2022年3月20日,设定实验方案,采集实验数据。
2022年3月21日-2022年4月25日,进一步理论分析,进行实验,开发相关软硬件系统。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