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在经济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居民住宅区的安全问题引发热议。为此,我们都更多的关注小区的安防监控系统。监控系统经历了从无到有、并且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随着研究的深入,整个监控系统也在不断的完善中。第一代的视频监控是模拟视频监控系统。虽然这个监控系统运行比较稳定,也不轻易死机,但是它的存储空间受到限制,而且它的监控范围不大,传输安全性能不高;第二代是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它的发展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需要换岗值守,稳定性也不比第一代;第三代是网络化视频监控系统。相比第一、二代,它的性能有很大提升,但是受限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大多数系统采用被动式“全天候”运行模式,这对存储设备容量及后期事件检索提出较高要求。在夜间时,视频监控录像因受光线的影响导致质量较差。这些问题都使智能监控系统面临了新的挑战。目前典型的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监视设备、传输设备、后端存储、控制及显示设备这五大部分组成。前、后端设备有多种构成方式,它们之间的联系(也可称作传输系统)可通过电缆、光纤、微波等多种方式来实现。但是大多数系统采用是被动式“全天候”运行模式,对存储设备容量及后期事件检索提出较高要求。本设计在系统内加入智能检测部分并将事件触发传送给控制部分针对性监控,提出一种新型监控模式。
本文设计的楼宇智能监控系统主要就是针对目前市场上的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一个新型的监控模式。它主要就是在典型的楼宇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智能化,解决了夜间视频监控光线不足、监控时间长、占用存储空间大等问题。该设计的提出有利于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加强小区的安全防范,节约内存资源,对居民安防水平的提高和节约资源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意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本次设计中选用单片机作为毕业设计的核心控制器,以传感器作为基本的检测单元,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测,经过单片机处理后,利用继电器执行器做出相应操作,达到智能监控的效果。从资源角度来说,人体感应视频监控对减小存储设备容量相当有意义。同时在监控系统中加入了补光模块和按键模块,使得整个设计更贴近生活,更智能化。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智能监控系统,主要检测光照强度,再通过单片机控制相应的报警模块,通过显示模块将超过设定光照的视频内容显示出来。
该项目主要完成的功能包括:
(1)软件部分:微处理器控制程序和原理图。
4. 参考文献
[1] 李一力.图说建筑智能化系统及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
[2] 董春利.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 苏玮.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训.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5. 工作计划
1、第01周~第03周,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查阅资料并熟悉相关技术背景;
2、第04周~第05周,提出所设计系统的总体思路,写出开题报告并提交指导老师,小组讨论进行论证;
3、第06周~第08周,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和开题报告的总体思路进行系统方案的具体设计;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