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低温事件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供应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华北地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经济中心之一,一旦发生低温事件,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
因此,研究华北地区低温事件的发生规律和形成机理,对于提高低温事件的预测预警水平,减轻低温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对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低温事件作为一种极端天气事件,一直受到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收集和整理1979-2012年华北地区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逐日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气压等数据,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
2.基于收集的气象数据,定义华北地区低温事件的指标,分析1979-2012年华北地区低温事件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强度等,以及这些特征的时空变化趋势。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和处理:收集1979-2012年华北地区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包括气温、降水、风速、风向、气压等,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例如缺测值填补、异常值剔除等,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低温事件定义和特征分析: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确定低温事件的定义指标,并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1979-2012年华北地区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持续时间、强度等时空分布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长期变化趋势。
3.低频特征分析:利用低频变率方法,例如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分析华北地区低温事件的低频振荡特征,揭示低温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低频信号变化规律,例如周期性、趋势变化等。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低频特征角度研究华北地区低温事件:以往研究多关注低温事件本身的统计特征和短期天气成因,本研究则从低频变率角度出发,分析低温事件背后的低频信号变化规律,为理解低温事件的发生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2.结合多种低频变率方法分析低温事件:本研究将综合运用多种低频变率方法,例如经验正交分解(EOF)、小波分析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低温事件的低频特征,并探讨不同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3.探索基于低频特征的低温事件预测方法:本研究将尝试构建基于低频特征的低温事件预测模型,为提高低温事件预测的精度和提前预警时间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高歌, 孙劭, 魏科, 等. 1961—2020 年中国北方地区极端低温事件变化特征及大气环流影响[J]. 高原气象, 2022, 41(4): 842-853.
[2] 钱维宏, 张效信, 廉毅, 等. 中国北方冬季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气候变暖的关系[J]. 科学通报, 2003, 48(12): 1328-1333.
[3] 赵振国, 龚道溢, 王绍武. 近 50a 中国冬季气温变化及突变特征分析[J]. 地理学报, 2005, 60(1): 31-40.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