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前后雨带和环流变化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8 17:00:54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其降水变化对农业生产、水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梅雨作为该地区夏季主要的降水时段,其开始和结束日期以及雨带位置和强度的变化都会对该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显著影响。

出梅前后是梅雨季节向盛夏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雨带位置和环流形势的变化往往预示着夏季降水格局的建立,对预测夏季旱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梅雨作为东亚季风气候的重要特征之一,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梅雨期的降水量、降水日数和雨带位置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1. 国内研究现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地面观测数据、探空数据、再分析数据等,采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前后雨带和环流变化进行分析。

1. 主要内容

1.分析长江中下游地区出梅日期的确定及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收集资料:收集长江中下游地区近年来(至少30年)的逐日降水量、气温、气压、风场等气象数据,以及同期再分析资料,例如ERA5、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

2.数据处理:利用收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质量控制、插值处理等,建立研究区域的气象要素数据库。

3.出梅日期的确定: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特征,选取合适的指标,例如降水量、相对湿度、风向等,结合统计方法,例如滑动平均、累积距平等,确定研究区域的出梅日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1.在出梅日期的确定方面,本研究将综合考虑多种气象要素和统计方法,以期更加客观准确地确定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出梅日期。

2.在雨带识别方面,本研究将尝试采用多种客观识别方法,例如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降水强度百分位阈值法等,以期更加全面准确地识别出梅前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雨带位置。

3.在环流形势分析方面,本研究将结合多种再分析资料,例如ERA5、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以期更加全面准确地分析出梅前后东亚季风环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等主要环流系统的演变特征。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孙作磊,智协飞,陈海山,等.近50 a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及环流特征[J].高原气象,2021,40(4):912-923.

[2] 谢付莹,管兆勇,徐冉.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期降水日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J].大气科学,2023,47(1):1-18.

[3] 施春华,李建芳.梅雨锋降水系统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气候特征分析[J].气象,2017,43(7):831-84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