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青藏高原作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对亚洲乃至全球的气候变化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高原地区的特殊地形和热力作用,使得高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天气系统源地和影响区。
高原下游地区是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强降水过程对这些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往往造成严重的洪涝灾害和经济损失。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数值模式的改进,国内外学者对青藏高原地区的天气系统和强降水过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青藏高原地区强降水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卫星资料同化技术,改进青藏高原区域数值模式对高空槽的模拟和预报能力,分析高空槽的结构特征及其对高原下游强降水的影响机制,并利用个例分析方法,探讨卫星资料同化对高空槽演变以及对高原下游强降水预报的影响。
1. 主要内容
1.分析青藏高原及下游地区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分析高原下游地区强降水事件的个例特征,包括降水强度、持续时间、空间分布等,以及与强降水事件相关的高空槽活动规律。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开展研究: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多源气象观测数据,包括地面观测数据、探空数据、卫星遥感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预处理,建立适用于本研究的数据集。
2.数值模式和同化方案:选取适用于青藏高原地区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例如WRF模式或GRAPES模式,并根据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卫星资料同化方案,例如WRFDA或GSI。
3.数值模拟试验:设计合理的数值模拟试验方案,利用选定的数值模式和同化方案,开展卫星资料同化试验,并设置不同的试验方案以比较分析不同因素的影响。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1.改进高原地区高空槽的模拟:利用先进的卫星资料同化技术,将更多高质量的卫星观测资料融入数值模式,改进高原地区高空槽的模拟效果,提高对高空槽强度、位置和演变趋势的预报精度。
2.揭示高空槽影响高原下游强降水的精细化机制: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和精细化的诊断分析方法,深入探讨高空槽影响高原下游地区强降水的物理机制,包括动力、热力、水汽输送等方面的作用,揭示不同类型高空槽对高原下游强降水的影响差异。
3.发展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强降水预报技术:利用本研究成果,发展基于卫星资料同化的强降水预报技术,为高原下游地区的强降水预警提供更准确的预报信息,为防灾减灾提供更有效的科学支撑。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郭锐,张万诚,王建捷.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空间模态及大气环流特征[J].高原气象,2021,40(01):21-33.
[2] 朱西德,张博,周天军,等.青藏高原多源降水数据的精度评估与融合[J].高原气象,2020,39(01):53-66.
[3] 黄荣辉,徐予红,周连童.我国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及华北干旱化趋势[J].高原气象,2017,36(04):865-875.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