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西南低涡过程的多尺度动能诊断分析开题报告

 2024-07-08 22:55:45

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西南低涡作为我国灾害性天气系统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之一,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多尺度动能诊断方法,针对一次典型的西南低涡过程,分析其不同发展阶段的动能演变特征和能量转换机制,揭示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能量来源、转化和耗散特征,为提高西南低涡的预报准确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深化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机制的认识:通过多尺度动能诊断,可以定量分析不同尺度系统对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西南低涡的动力学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学者对西南低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成发展机制、结构特征、预报方法以及引发的灾害性天气等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陶诗言等(1991)指出高原低涡的形成、发展与维持与青藏高原的地形、热力和动力作用密切相关;丁一汇等(1993)深入探讨了西南低涡的形成机理,并将其分为冷、暖平流和地形抬升等类型;李崇银等(2002)强调了低层水汽输送对西南低涡发展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数值模式的发展和应用,国内学者开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机制(例如,何光碧等,2008)。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主要内容本研究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多尺度动能诊断方法,对一次典型的西南低涡过程进行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天气形势分析: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西南低涡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进行分析,描述其生命史、移动路径、强度变化以及相关的环流背景场。

2.多尺度动能演变特征:利用多尺度分解方法将动能分解到不同尺度上,分析不同尺度动能的时间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揭示低涡发展过程中不同尺度系统的作用。

3.多尺度动能收支分析:利用多尺度动能收支方程,定量分析不同尺度动能的来源、转化和耗散,揭示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以及能量在低涡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资料收集与处理:收集研究个例期间的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如地面观测、探空资料等)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资料进行质量控制、插值处理,并根据研究需要进行时间平均、空间平均等处理。

2.天气形势分析:利用天气图、物理量场等资料对西南低涡的生成、发展和消亡过程进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应用多尺度动能诊断方法研究西南低涡:以往对西南低涡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天气学特征、形成机理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而利用多尺度动能诊断方法研究西南低涡能量学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

2.揭示西南低涡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尺度能量转换机制:本研究将定量分析不同尺度动能的来源、转化和耗散,以及不同尺度系统之间的能量转换过程,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西南低涡的动力学机制。

3.为西南低涡的预报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将分析西南低涡的能量演变特征,识别出影响低涡发展演变的关键因子,为改进数值模式参数化方案、提高西南低涡的预报准确率提供科学依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段晶晶,李丽平.基于TIGGE多模式资料的西南涡降水预报误差分析[J].大气科学学报,2021,44(3):365-378.

[2] 彭菊香,段丽.一次西南低涡过程的能量学特征及位涡分析[J].气象,2020,46(9):1125-1138.

[3] 周文,李永生.基于多尺度能量诊断方法分析西南涡的发生发展及维持机制[J].大气科学,2019,43(5):1087-110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