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较强的致癌、致畸和致突变性。
PM10作为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PAHs的重要载体之一。
雾霾天气下,大气相对湿度增加,颗粒物吸湿增长,气溶胶浓度升高,PAHs在PM10中的浓度水平和分布特征会发生变化,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构成潜在威胁。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气颗粒物中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国内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PAHs的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和健康风险评价等方面。
例如,[参考文献1]研究了南京市大气PM2.5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发现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燃煤是南京市大气PAHs的主要来源。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南京雾天PM10中PAHs的浓度水平及组成特征a.分析南京市雾天PM10中PAHs的浓度水平,与非雾天进行比较,探讨雾天对PAHs浓度的影响。
b.分析南京市雾天PM10中PAHs的组成特征,识别主要的PAHs单体,并与非雾天进行比较。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调研、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文献调研:系统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PAHs的理化性质、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健康风险评价以及气象条件对PAHs污染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
2.现场采样:选择南京市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位,在雾霾天气期间进行PM10样品的采集。
使用高流量采样器采集PM10样品,并将样品收集在石英纤维滤膜上。
5. 研究的创新点
1.针对性研究雾天PM10中PAHs的污染特征:区别于以往对PM2.5中PAHs的研究,本研究将重点关注雾天PM10中PAHs的浓度水平、组成特征以及不同环数PAHs的分布规律,揭示雾天条件下PAHs污染的特殊性。
2.深入分析气象因素对PAHs污染的影响机制:本研究将结合气象数据和PAHs浓度数据,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深入探讨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气象因素对南京市雾天PM10中PAHs浓度和分布的影响机制,为预测和预警雾霾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PAHs来源解析:本研究将根据南京市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受体模型,对雾天PM10中PAHs进行来源解析,识别本地主要污染源,为制定有针对性的污染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焦姣,王金南,段雷,等.京津冀地区PM_(2.5)和PM_(10)中PAHs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J].环境科学,2020,41(11):4901-4910.
[2] 许栋,王红丽,陈长虹,等.基于受体模型的南京北郊冬季PM_(2.5)中PAHs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7,38(10):4006-4015.
[3] 陈静,陈长虹,王红丽,等.南京市大气PM_(2.5)中PAHs的污染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J].环境科学学报,2016,36(2):379-386.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