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台风作为西北太平洋地区最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系统之一,不仅带来强风、暴雨等灾害,还会对周边地区的气温和降水产生显著影响。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人口密集区,对气温变化十分敏感。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台风对周边地区气温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台风强度、路径、环流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台风与气温的关系开展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将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相关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分析盛夏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长江流域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揭示不同路径台风对长江流域气温的影响规律和机制。
1. 主要内容
1.收集和整理盛夏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和长江流域气温的相关数据,包括台风路径、强度、登陆时间等信息,以及长江流域各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数据。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盛夏(7-8月)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数据和长江流域气温数据。
台风数据包括台风路径、强度、登陆时间等,来自中国气象局台风年鉴或相关数据库。
长江流域气温数据来自中国气象数据网(http://data.cma.cn/),选取长江流域内分布均匀、数据连续性较好的气象站点逐日气温数据,时间跨度不少于30年。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聚焦盛夏时段: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台风对全年气温的影响,而本研究聚焦盛夏时段,针对性更强,更能反映台风对长江流域夏季高温的影响。
2.关注不同路径台风的影响差异:以往研究多关注台风总体对气温的影响,而本研究将对台风路径进行分类,分析不同路径台风对长江流域气温影响的差异,更精细化地揭示台风影响区域气温变化的机制。
3.结合长江流域特殊地理环境进行分析:长江流域地形复杂多样,本研究将结合其特殊地理环境,分析台风活动对不同区域气温影响的差异,为区域性的防灾减灾提供更精准的科学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陈联寿, 黄荣辉. 我国台风研究的进展和问题[J]. 气象学报, 2014, 72(5): 897-914.
2. 丁一汇, 温敏, 王遵娅, 等. 近50年来我国台风活动的气候特征[J]. 气象学报, 2017, 75(4): 555-569.
3. 濮梅娟, 陈海山, 冯立成, 等. 2016年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台风活动特征及成因分析[J]. 气象, 2017, 43(4): 497-5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