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冰雹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具有突发性强、局地性显著、破坏力大的特点,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构成严重威胁。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形复杂多样,气候类型独特,是冰雹灾害频发的地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新疆地区冰雹灾害呈现出频次增多、强度增大、影响范围扩大的趋势,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挑战。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冰雹作为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一直受到国内外气象学家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随着气象观测技术的进步、数值模式的发展以及灾害风险意识的提高,对冰雹天气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1.新疆地区冰雹天气个例的气候背景分析:基于新疆地区多年气象观测数据,分析该地区冰雹天气的气候特征,包括发生频率、强度、空间分布、季节变化等,以及与之相关的大气环流背景和气候因子,为个例分析提供背景参考。
2.冰雹天气个例的观测和诊断分析:选取新疆地区典型冰雹天气个例,收集整理个例发生前后的气象观测资料,包括地面观测、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卫星云图等,利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个例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包括天气形势演变、高低空环流配置、热力动力条件、水汽输送特征、触发机制等,揭示冰雹发生发展的物理机制和环境条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步骤:
1.数据收集与处理:收集新疆地区多年气象观测数据,包括地面观测数据、探空数据、雷达数据、卫星云图数据等,并对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处理,建立气象数据库。
2.个例选择与分析:根据气象数据和灾情记录,选取典型冰雹天气个例,利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个例发生前后的天气形势演变、高低空环流配置、热力动力条件、水汽输送特征等,揭示冰雹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和触发机制。
3.数值模拟实验:选用合适的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典型冰雹天气个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调整模式参数、物理过程方案等,尽可能真实地再现冰雹发生发展的过程。
5. 研究的创新点
1.针对新疆地区特殊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结合最新观测资料和数值模拟技术,深入分析冰雹天气个例的形成机制,揭示影响该地区冰雹发生发展的关键因子和物理过程。
2.利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对冰雹天气个例进行精细化模拟,探究冰雹云的形成、发展和消散过程,分析云微物理特征和降水机制,为提高冰雹预报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3.结合个例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探讨新疆地区冰雹天气的预报指标和预警方法,为该地区冰雹灾害的防灾减灾提供决策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何清,王式功,李艳,等.2021年6月27日新疆阿勒泰地区一次局地特强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2022,48(08):1015-1028.
2.王俊,毛冬雁,李宝东,等.新疆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多源资料综合分析[J].气象,2022,48(05):593-606.
3.黄艳燕,牛生杰,张云,等.2021年5月13日新疆伊犁地区一次冰雹天气过程分析[J].气象灾害防御技术,2022,30(02):41-47.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