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的背景
居住区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被城市道路或自然界线所围合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活聚居地,它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空间和各类服务设施,以满足居民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一种建立在物质之上的对更优质生活的理解和追求也在与日俱增,现代人向往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这个需求的前提下,全国各地开发了大批的住宅小区,建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环境好、功能完善的居住区,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和满足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推动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然而,面对人们不断提高的需求,虽然我国居住区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居住环境空间建设方面的短期行为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在开发商最大限度追求高容积率、高密度、高效益的情况下,户外空间环境的规划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如此现状下,对于居住区的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人为核心”的指导原则下,建立居住区不同功能同步运转的机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文明、舒适、健康的居住区;以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求,保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与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人口基数的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也随之扩大,人们的生活也逐渐开始向城市化发展,造成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为了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不受影响,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时候一定要采取正确的理念进行规划,这对进行居住区规划的策划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规划理念没有将人们生活的环境和空间考虑到规划中去,导致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有效地实现生态理念规划刻不容缓,运用生态理念进行居住区规划,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还可以为人们创建一个更具人性化的生活环境。由于在城市构造中,居住区占据重要的地位,能够有效地发挥城市功能,因此有效地加强居住区规划设计理念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和意义。现在人口基数过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且很多乡村的人们逐渐转向城市发展,这种城市化现象的加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传统规划理念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其不仅污染环境、耗能高,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城市住宅建筑成本,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住宅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时候,一定要合理运用正确的理念,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有效保障。将生态理念有效地应用到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就能带来很多良好的影响,比如,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能耗低等优势和特点都是因在进行城市居住区规划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了生态理念,为人们创造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内容
(1)选择、确定用地范围;
(2)确定居住规模,即人口数量及用地大小;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1研究方法
(1)调查法:对于生态住宅在功能、节能、心理、生理与情感等方面的适应性以及生态小区在布局结构、公建系统、道路系统、绿化系统等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2)文献研究法:搜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和生态学知识的专著及理论成果,借鉴其成功经验,为本次研究做好理论铺垫。
4. 参考文献
[1]杜小宇.海绵城市背景下居住区规划设计探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9):37-38.
[2]吴李.浅析居住区规划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J].居业,2020(01):9-10.
[3]刘帅宾,蒋慧芳.多元主体视角下的城市居住区规划模式探索[J].决策探索(下),2019(07):19-20.
5. 工作计划
(1)第1—4周:文献研究、课题实地勘察、案例参观,撰写文献综述;
(2)第5—6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区位分析图、现状条件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规划结构分析图;
(3)第7—8周:拟定设计目标、原则、方法、程序,深化方案;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