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居家约束下虚拟旅游对游客体验的影响研究——以苏州高校大学生为例(B)开题报告

 2022-12-17 14:16:1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研究背景:

“旅游是一种上层建筑”,是“与经济动态适应的上层建筑对应物”。在现代条件下,旅游逐渐成为大众的必需品,且日益呈现出“平民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旅游的内涵和“空间”不断发生变化,内容和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层次也愈来愈深。虚拟旅游也逐渐成为旅游研究的热点话题。

国外对于虚拟旅游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才开始的,由于虚拟旅游是一全新的旅游形式,虚拟旅游发展的技术条件还不完备,虚拟旅游的发展也才刚刚拉开序幕且处于试探性的发展节段,因此虚拟旅的研究也处在描述性判断阶段,缺乏深刻的理论分析与实例论证。但虚拟旅游本身的特征及其预示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学科参与到虚拟旅游的研究中,其中社会、人类学等学科学者的参将虚拟旅游研究引向深入。在国内,虚拟旅游的研究刚刚起步,裘伟廷在 1999 旅游科学杂志第三期上发表了《虚拟旅游的喜与忧》,就虚拟旅游的特征、优势和缺憾作了论述,这是所能查到的最早的以虚拟旅游为专题作的研究。 相比国外对虚拟旅游研究切入点、内容的的广泛性和分析论证的深刻性,国内虚拟旅游研究主要从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旅游中的应用为研究切入点,主要集中在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旅游中的应用和虚拟旅游的实现两方面,研究的视角和视野不够宽泛,对虚拟旅游与现实旅游的关系、虚拟旅游与旅游者体验、虚拟旅游与现代旅游体系等方面缺乏系统深刻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

(1)通过对苏州高校大学生群体进行的调研,了解所调研游客群体对虚拟旅游、现实旅游的感受与看法,满意度及行为意向;

(2)对游客基本特征、旅游体验、满意度和行为意向的评价指标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研究重点对虚拟旅游、旅游体验的概念内容、结构维度、影响因素、行为意向等主要的文献进行检索和梳理,发现已有研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寻找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同时,明确各个主要研究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理论架构,为构建理论框架提供了理论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刘沛林.从新宅居生活看网络虚拟旅游的前景和方向[J].地理科学. 2020,40(09):1403-1411.

[2]张曼.基于虚拟旅游体验的游客行为影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8.

[3]李志飞,张晨晨.场景旅游:一种新的旅游消费形态[J]. 旅游学刊. 2020(0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工作计划

1、2022年3月1日-3月15日:接受任务书,阅读文献,确定研究路线,撰写实习报告2、2022年3月16日-3月31日: 准备并完成开题报告,问卷设计3、2022年4月1日-4月15日:实地调查,搜集资料问卷整理4、2022年4月15日-4月30日:数据处理与分析5、2022年5月1日-5月31日:分析得到的结果,提出结论与建议,撰写论文6、2022年6月1日-6月18日:准备答辩,制作演示PPT,完成毕业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