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生活圈”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日本,指特定社会群落生产、生活行为的地理分布。随着社会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生活圈理念在我国渐渐得到大家的关注。2018年7月,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标准《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该标准自2018年12月1日起实施,强调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配套设施分级的出发点,突出居民能够在适宜的步行时间内满足不同程度的生活服务需求,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休闲服务设施,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及多样化的居住环境。[1]
1.1.2相关概念释义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1研究的内容
(1)前期的理论研究:掌握生活圈的相关概念与国内外生活圈的发展理念和相关研究,学习与总结国内外生活圈规划的内容与方法;总结盘门路C社区现状特征,对盘门路C社区的现状及其与周边的关系做出分析。
(2)通过对盘门路C社区进行实地调查,结合前期查找的资料,总结盘门路居住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公建设施系统、绿化景观等。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3.1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构思已经决定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以认识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理论探讨和科学的研究,使设计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满足人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对社区进行合理规划。目前,己有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对社区配套服务设施的布置;在己有相关研宄总结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概括了以下研究方法。
4. 参考文献
4.主要参考文献
[1].《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50180-2018)
[2].于一凡.从传统居住区规划到社区生活圈规划[J].城市规划,2019,43(05):17-22.
5. 工作计划
(1)一草阶段
第2-4周:文献研究、课题实地勘察、案例参观,撰写文献综述。
第5—6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一草成果。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