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门路C社区五分钟生活圈规划-方案1开题报告

 2022-12-17 14:16:3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1 研究的背景1.1.1研究背景#61656; 新型城镇化已进入了高品质城镇化阶段2014年3月,新华社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该《规划》分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规划实施。

宜居的人居环境成为改革深化的目标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与预期目标

2.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2.1 研究内容新版规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2018)以步行距离为各级“生活圈”分级依据,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

生活圈理念是借鉴世界优秀城市规划理念的成果,以人的步行时间作为设施分级配套的出发点,突出居民能够在适宜的步行时间内满足相应的生活服务需求,便于引导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

五分钟生活圈指的是以居民的住宅为起点,正常成年人步行5分钟所及的范围,对应600米600米的空间尺度。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方法与步骤

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步骤3.1 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对苏州盘门路社区进行实地调查,搜集分析盘门路社区现状,经济发展状况,功能分区等的相关资料,能够更好的明确如何规划设计。

(2)案例分析法:加强以生活圈规划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不同案例地分析与比较研究,任何理论都是对时间的归纳和总结,理论又指导着实践,所以要从优秀的生活圈规划中分析和总结,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指导本次的规划。

(3)参考文献法:收集并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包括学术论文、期刊论文、各类专著以及环保局官网、规划局官网等资料,对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概况有初步了解,查阅己有研宄成果或整理生活圈相关的自然、文化资料,逐步形成生活圈规划的基础理论,然后通过“整理—归纳—剖析—综合”的方式阐述成文;3.2 研究步骤(1)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査阅等途径对目前国内外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最新研究动态进行综述,确立研究的目的;(2)对国内外大量最新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3)对盘门路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对调查到的现状资料进行总结;(4)提出盘门路社区生活圈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4.本课题主要参考文献[1]李旭光.对《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若干问题的思考[J].规划师.2005年8期.[2]顾浩.源于自然融于环境营造特色--杭州“都市水乡”居住区规划设计构思[J].规划师.2003年11期.[3]刘艳梅.论居住区规划的概念设计[J].建筑科学.2009年4期.[4]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居住区规划设计研究中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适用范围[J].城市规划.2002年10期. [5]葛岚.浅析城市居住区规划[J].安徽建筑. 2008年4期. [6]王小俊.浅议我国居住区规划与住宅设计[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期.[7]王剑云,应四爱,文旭涛.从城市社区的组织管理新模式谈居住区规划结构--以杭州市为例[J].规划师.2003年7期.[8]裘鸿菲,陈益峰.现代居住区规划的审美价值取向--以德克萨斯州林地社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6年2期.[9]陈国伟.城市修补:回归人本城市——“5分钟生活便利圈”思考[J].江苏城市规划,2016[10]程蓉.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空间治理对策 [J].规划师,2018(5):115-121.[11]和泉润,王郁.日本区域开发政策的变迁[J].国外城市规划,2004(3):5-13.[12]首尔市政府.2030 首尔城市基本规划[Z].2013.[13]陈婷婷.熊本市城市生活服务设施的规划研究[Z].2011.

5. 工作计划

5.本课题的具体进度安排(包括序号、起讫日期、工作内容)(1)一草阶段第2-4周:文献研究、课题实地勘察、案例参观,撰写文献综述。

第5—6周:构思方案草图,递交一草成果。

一草提交成果:区位分析图、现状条件分析图、总平面图、功能分区图、规划结构分析图;文献综述。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