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针对我国目前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的现象,研究探讨如何根据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各类影响指标,制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区域差别管控政策,不仅已成为土地管理研究的热点,而且具有鲜明的实践意义。
1.1 理论意义:研究将明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作用机制,揭示技术水平、创新投入、经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以及土地市场发育程度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的影响,从而完善土地利用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作用机制与方式,拓展政府调控建设用地区域资源配置的目标、方式和手段,促进政府与市场在建设用地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研究的总目标共分为两层,一是深度剖析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资源禀赋状况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作用机制;二是为区域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政策研究提出建议和参考。
为完成总目标,现细化为以下三个子目标: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
1.1 文献总结与归纳演绎法
本文运用已有的各省建设用地量、人口、GDP、创新投入、人均建设用地量等文献资料、政策文件,从数学模型和理论层面上,分析地区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资源禀赋等因素与建设用地利用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总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差别化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推进区域更好发展建言献策。
1.2 构建数学模型法
模型设定:根据所得来的数据显示,我们可以假设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与各影响因素呈现类似线性增长曲线。因此,我们以建设用地集约度为因变量,用Y表示;以人均GDP(X1)、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X2)、RD经费占GDP的比重(X3)、土地市场的招拍挂比重(X4)、人均耕地(X5)作为自变量,建立以下数学模型:
Y=β0 β1X1 β2X2 β3X3 β4X4 β5X5
其中,β0是常数项,β1、β2、β3、β4、β5分别是各自变量前的系数。
而考虑到面板数据的完整性和可获得性,本文选取江苏省作为样本,时间序列为1999-2010年,社会经济发展数据主要来源于2000-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建设用地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土资源年鉴》(2000-2009年)土地利用状况一表,为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及水利设施用地之和,数据处理使用了Stata12.0等软件。
1.3 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不同地区(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建设用地集约度及其各影响因素的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分析,得出经济发展阶段、技术创新投入水平、土地市场化发育程度及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制,并对不同的地区提出不同的方针建议。
案例区域比较 |
结论建议 |
建立数学模型 |
分析影响机制 |
苏北 |
苏中 |
人均耕地 |
土地市场招拍挂比重 |
RD经费占GDP比重 |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人均GDP |
影响指标确定 |
分析阶段 |
苏南 |
数据资料收集 |
确定案例地区 |
相关文献查阅 |
准备阶段 |
3、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1 实验方案
首先通过查阅《江苏省国土资源年鉴》等资料文献,得到苏南、苏中、苏北地区的建设用地集约度、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土地市场的招拍挂比重和人均耕地比重的数据资料;然后,以建设用地集约度为因变量,以人均GDP、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RD经费占GDP的比重、土地市场的招拍挂比重和人均耕地比重为自变量,构建线性数学模型,分析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后,根据得出的模型对苏南、苏中、苏北提出不同的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方针建议。
3.2 可行性分析
3.2.1 数据来源保障性高
一方面,国内外很多研究已经探讨建立了很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其各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研究数据资料大多来源于江苏省统计年鉴,数据真实度高。同时,学院老师团队关于我国建设用地总量控制与差别化管控政策的研究也为我们获得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等数据资料提供了保障。
3.2.2 研究方法、思路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对象苏南、苏中、苏北地区在经济发展程度、土地市场发育程度以及资源禀赋状况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差异,作为案例区域有很好的代表性。在方法和思路上,对三个地区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进而得出不同地区不同的结论、建议,具有可行性。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的关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研究多集中于评价体系的建立,对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资源禀赋等影响因素与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作用机制研究则相对缺乏。同时,现有的区域建设用地的管控政策主要是针对区域建设用地的总量控制和增减挂钩,而根据各地区自己的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资源禀赋状况提出的政策建议则较少。鉴于此,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与建模,得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经济发展阶段、技术水平、土地市场发育程度、资源禀赋状况的作用机制,进而为区域建设用地的差别化管控政策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和推进地区经济发展。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09-2015.12: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进一步细化研究课题和研究目标,确定选题并完成项目总体规划;
2015.12-2016.03:查阅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筛选相关数据、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并完成开题报告;
2016.03-2016.04:学习相关的数学建模方法,结合收集所得数据资料,建模进行分析影响机制;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