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随着城市经济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随之急剧增加,土地供需矛盾即经济建设与土地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加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遵循适应性和限制性相结合、综合分析和主导因子分析相结合、多宜性和主宜性相结合等原则,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解决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建设用地预测是根据历史用地的规模,结合用地需求,对未来建设用地的合理规模进行推断的过程。它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也是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1]。建设用地规模过小将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直接影响城市功能的发挥;而规模过大则将导致有限的耕地资源被侵占和浪费。因此,必须对建设用地需求进行准确的预测。
国外关于建设用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城市扩张和建设用地的调控上,美国城市用地不足全国土地的2.5%,但政府仍十分重视对其调控。建设用地需求预测的方法主要基于GIS分析和详细的调查,用地规模预测与用地布局同时进行。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所在研究合理建设用地规模时,引入用地容量的概念,应用GIS把土地划分成若干类,估计未来的开发容量。我国相关研究中,周一星等人认为城市人口数量变化是影响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最重要因素;邱道持等提出城镇人口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城镇建设用地需求的两大因素[2];邓红蒂认为我国建设用地以外延扩张为主,集约化程度差。在建设用地预测方面,口前主要的模型和方法有灰色系统模型[3-5]、多元回归模型[6-7]、双因素理论模型[5]、神经网络模型[8]、CA模型[9-10]、MonteCarlo模型[11]、DEA模型[12]等[13-14]。
罗呈辉等认为建设用地需求在采取多方案进行预测时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王玉波等使用了结合时间和空间序列的灰色马尔科夫模型,以黑龙江省为例对省域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了预测研究。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为探索提高建设用地预测精度和预测方法多维比较,本文选择多元线性归回模型、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等3种常用建设用地预测方法,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通过模型本质特性、数据采用形式、数据获取难易程度、预测过程难易程度、模型预测精度、历史数据长度影响、预测模型适应范围等7个方面对预测方法综合比较,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本文将以洛阳市为例,对洛阳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洛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和相关的研究土地规模预测的文献结合,利用多种预测模型进行预测洛阳市2020年的建设用地规模,与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相关指标相对比,分析不同预测方法的特点和对预测对象性质的不同要求,对其适用范围作出评价,并为洛阳市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和保护耕地利用提供相关政策性意见。
研究内容:1、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研究:每个建设用地预测的方法和模型都有自己需要的各种条件和局限性,所以进行预测时先充分做调查和研究确定对洛阳市来说有哪些影响因素很重要并进行实地调查和数据收集、分类工作,再根据具体情况来确认预测模型。
2、建设用地需求量影响因素分析:分析对建设用地的变化有影响性的各指标,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并根据相关原则,确定洛阳市建设用地需求的主要影响因子;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1、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影响建设用地需求量的社会和经济因素作为自变量,将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并用此回归方程预测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面积;2、GM(1,1)灰色模型:把收集好的波动的原始数据按着灰度序列来列成递增序列,而且通过相关微积分方程来解出预测年限的建设用地面积;3、BP神经网络模型:将影响建设用地需求的各个因素作为输入,建设用地面积作为输出,从而模拟并预测规划目标年建设用地面积。
技术路线:为了给下一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更可靠更贴合实际的建设用地预测值,将每个数据都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三个预测模型的相关规律,先确定好建设用地的各影响因子,并建立即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和GM(1,1)灰色模型,利用这些模型来预测出建设用地面积并进行对比与分析。
实验方案: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总结,然后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土地利用资料、人口发展资料、社会经济资料,随后对建设用地现状就行分析并确定建设用地需求影响因子,再构建建设用地预测模型,比如神经网络模型、多元回归模型、灰色系统模型,最后对这几个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
可行性分析:
4. 研究创新点
在较详细地分析了洛阳市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具体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综合考虑各因素对建设用地的影响规律和影响能力,运用GM(1.1)灰色模型,多元回归和BP神经网路模型对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多个模型检验可以进行组合优化预测,建立的组合预测模型的优化弥补了单一预测模型的缺点,这是创新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36.25提交文献综述
2015.912.31确定论文题目
2016.2.13.13提交开题报告,查找、补充资料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