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结构的评价研究—-以南京地铁二号线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1 13:14:30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意义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南京市城市交通需求规模急剧扩大,根据南京市统计局发布2014年公共交通发展的数据调查,2013年南京全年城市公共交通完成客运总量18.79亿人次,城市公共交通客运总量比2013年净增0.64亿人次,增长3.5%。

2014,南京人均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次数逐年增加,按年度南京常住人口计算,人均乘坐城市公共交通229次,比2013年人均净增加7次,与五年前的2009年相比,人均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净增加43次。

调查表明,在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中,乘坐有轨交通出行5.03亿人次,比2013年增长11.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四、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对TOD模式进行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多目标决策模型,结合站点周边利用现状对南京市地铁二号线马群站周边用地进行定量的优化计算,并得出容积率设计的满意解;据此,提出相应的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建议,从而促进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五、研究内容: (1)TOD模式理论研究。

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发展,并重点梳理了国内外关于TOD理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关系的最新研究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七、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报刊网络索引法通过广泛的文献阅读和整理,了解现阶段的研究动况,获取TOD理论、城市轨道交通相关理论、土地利用相关理论等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课题研究寻求相关理论支撑。

2)现状调查法在获取南京市轨道交通二号线马群站周边土地利用相关规划资料的同时,对马群周边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土地利用状况,为课题研究获取详实的实证信息。

3)分析归类法主要指对相关理论文献的分类、对现状调查情况的整理,在分析归类的基础上,逐渐形成课题研究的主体框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十一、特色或创新之处 TOD模式作为一种独特并且逐渐兴起的城市设计和城市开发模式,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本文选取了南京地铁二号线马群站这个在建的亚洲最大TOD综合体为研究对象,具有现实意义,也为未来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借鉴参考,选题具有一定特色。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十二、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10-2015.12:课题启动,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目标,完成项目总体规划; 2016.02-2016.03:提交开题报告,完成数据处理; 2016.04-2016.05: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2016.05-2016.06:完成论文定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