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通过对研究地区建设用地需求量及基于资源承载的区域建设用地极限供给的预测,并根据预测所得的区域建设用地需求量及极限供给量的对比关系构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体系,为构建长效建设用地差别化管控政策提供借鉴,为政府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集约利用管控等政策工具提供参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的区域差异客观上要求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理政策,而基于建设用地需求与资源承载约束下的极限供给的区域分异,制定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是可行途径。本研究基于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预测规划目标年(2020年)不同情景下我国不同省(市、区)建设用地需求量,基于资源承载状况研究建设用地的极限供给,根据区域建设用地供需差异的对比分析,构建建设用地供需盈亏状况的测度模型,从而构建区域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为建设用地的精细化管理和促进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四)、研究方法
(1)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
本项目拟采用总量预测结合部门预测的方法测算建设用地的需求量。首先从GDP、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因素和人口、城市化水平等社会因素出发,开展建设用地需求量的影响因素分析,预测各个影响因素在目标年限的不同情景下的具体值,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预测建设用地的需求量。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建设用地进行分类,预测各个地类的土地需求量,通过汇总得出建设用地总的需求量。最后将总量预测的需求量与部门预测的需求量结合分析,通过取平均值的方法得出较为准确的建设用地需求量。
4. 研究创新点
(八)、本项目的创新之处
(1)分析国内的文献可以发现:在研究供求关系时,往往选择建设用地的需求或是供给的某一方面,缺乏对综合供求盈亏差异状况的分析。本创新方案将供求结合分析,并适用于处于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研究区域,通过不同区域建设用地供需状况的差异分析,提出差别化的建设用地管控政策与思路。
(2)从资源承载方面对建设用地的极限供给量进行预测,从目前文献资料来看,资源承载的研究仅仅停留于理论研究方面,运用于实际操作的很少,本研究方案计划将全国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省级区域展开研究,结果更适合于宏观管控的研究。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 项目研究计划 | 成果 |
2016年1-2月 | 通过相关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完成开题报告。 | 申请书 |
2016年3月 | 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实地调研三个研究区域的国土部门,搜集数据。请教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制定背景。问卷的散发 | 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 |
2016年4月 | 集中进行有效问卷的筛选,以及其数据的汇总、归类、各种必要分析,得出初步问卷结果和本课题结论。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完成初步研究。 | 数据处理 初稿 |
2016年5月 | 研究成果汇总,完成项目研究论文。 | 毕业论文完成 毕业论文答辩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