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
1.1研究背景
伴随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户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流转明显加快,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已成为必然趋势。农户承包地流转对解决土地细碎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作为土地规模化经营的一种新型方式,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细碎化及撂荒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也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农户承包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农户依靠种粮增收困难,由此导致大量的土地被集中在少数经营大户或企业手中,良田种粮的用途也纷纷被改变,农地流转过程中非粮化现象显著,威胁到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和安全,出现了一些挑战粮食安全的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目标:
针对当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非粮化现象,探究农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入方在相关决策依据的指导下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产生的可能效应及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通过对政府出台的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和流入方对土地利用行为的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获得农地流转中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不利影响的制度与经济原因,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农户收益的角度出发,提出农地流转过程中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为完善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2.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
1.1文献综述法
通过对以往学者、专家对该问题的研究和阐述进行深入阅读,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总结专家学者对于农村土地流转中非粮化问题的研究进展,为论文研究提供理论与学术支撑。
4. 研究创新点
1.研究视角方面: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大事。近年来,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推进,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经营方式发生了一些转变,农地流转非粮化现象也日益凸显。本课题分析现有土地流转政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土地流转政策,在视角上有所创新。
2.研究成果方面: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户承包地流转非粮化的主要因素,为完善土地流转制度提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为公共管理部门正确指导农户承包地流转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参考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时间 | 研究计划 | 成果 |
2015.112015.12 | 通过文献的阅读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确定研究课题。 | 确定课题 |
2016.12016.2 | 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课题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本人对于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并学习好未来可能利用的知识,如统计、调查和数据分析等方法。 | 完成文献综述及开题报告 |
2016.32016.4 | 设计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并完善问卷和提纲。在选定地点开展调查。 | 实地调查,获得一手数据。 |
2016.4 | 对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数据进行汇总、归类和各种必要分析,得出初步问卷结果和本课题结论。进一步分析数据,对某些调查结果进行咨询和探讨,以发现对已有数据分析的漏洞和有待改进之处,从而进一步完善对数据的利用。 | 处理数据 |
2016.5 | 通过一系列的整理和分析,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题。 | 毕业论文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