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税收偏好对城市产业用地供应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13 09:50:16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研究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概况

(一)研究背景

1994年分税制实施后,地方政府面临的制度条件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其财权上移,中央上收了大量财权;另一方面事权留置,一些本应由中央或上级政府承担的责任,却层层推给了基层政府,导致基层政府支出责任过大,形成了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间的巨大缺口。各级政府迫于填补财政缺口的压力,开始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寻找潜在收益,导致城市土地的过热扩张;而在新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面对着相同的激励,存在着相同的需求,作为一个理性决策人,地方政府为了解决财政短缺,达到地方税收最大化,在预算内收入方面,对能够给地方税收带来更大效益的产业更为支持,地方政府容易做出相同的产业决策,再加上地方政府之间的学习行为产业趋同现象更为明显。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二、研究目标、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税制现状与产业用地分类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分税制地方政府偏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变化的理论框架,在税制改革对地方政府税收偏好影响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税收政策影响地方政府产业用地偏好的假设,再通过对南京市近几年来地方税收的变化趋势以及南京各类产业用地的变化趋势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地方政府对不同产业用地偏好与税收政策的关系。从而在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系统地揭示城市产业用地利用变化的动因,并为优化城市产业用地利用结构及相应配套政策体系提供基础。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四、特色或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在研究思路上,一方面,本研究基于理论研究提出假设实证分析的研究范式,通过对税制变化前后地方政府行为的比较,得出两者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已得结论提出假说,在假说的基础上根据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结论假设正确性。另一方面本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分税制地方政府偏好城市产业用地利用变化的分析框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联系,使分析过程条理分明。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五、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时间

研究计划

成果

2013年11月12月

重点利用图书馆资源和网上资源,对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充实对于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的认识。

文献综述

2013年12月1月

整理资料,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进行小范围的预调查,找到不足之处和未涉及的内容,以完善问卷。经过较为全面的思考,形成最终的问卷。

调查方案

调查问卷

2014年2月3月

准备访谈方案及问题设计,并实地深入相关部门以访谈形式获取信息。准备礼品开展实地问卷调查。

实地调查数据

2014年4月

集中进行有效问卷的筛选,以及其数据的汇总、归类、各种必要分析,得出初步问卷结果和本研究结论。

数据处理

2013年4月5月

撰写研究报告,并对思路及整体结构、语言把握等方面进行斟酌修改,上交最终调查报告、撰写论文。

毕业论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