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土地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6 09:33: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 研究意义及应用前景城中村作为中国城市发展的特殊产物, 成为快速城市化下的重点研究对象[1]。

上世纪90年代初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城中村现象[2]。

顾朝林、熊江波在80年代末从国外引入了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城市中具有特色的自然地区,是城市扩展在农业上用地上的反映[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 研究目标本研究基于文献和实地调查,了解城中村改造中土地利用现状,结合调查数据,进行变量分析和实证模型的构建,揭示城中村土地问题演变脉络,提出城中村土地治理改进的方向。

(二)研究内容 (1)理论分析:通过对文献资料和统计资料的获取,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城中村(城市边缘区)的相关典例并加以概括分析,得到关于城中村改造中土地治理的一般性理论经验和前人的实践经验。

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了解城中村的概念。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 研究方法 1.1 文献综述法通过CNKI、谷歌学术等各类电子数据库和图书资料,对大量的国内外文献和著作进行查阅,整理近年来城市边缘区、城中村土地利用相关研究,寻找问题的突破口,以前人研究成果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 博弈论 对城中村土地利用中多重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弃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构建基于利益谈判与博弃策略的动态博弈模型,并且进行城中村改造前后的利益均衡分析。

1.3 理论实证结合法针对城中村土地利用的现实,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城中村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城市发展的瓶颈,纵观目前对于此问题的各种研究,我们发现多数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较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本文针对城中村改造中的土地治理问题,在土地可持续利用基础上,以统筹协调各方利益为原则,构建博弈模型,提出推进城中村改造中涉及的土地问题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7年4月-6月,完成文献综述报告 2017年12月,毕业论文定题 2018年1月-2月,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 2018年3月,收集相关数据 2018年4月7日前,完成中期检查相关材料的提交 2018年4月,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018年4月-5月,完成论文初稿的撰写 2018年5月,对论文进行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2018年6月6日前,提交毕业论文终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