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研究意义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户分化作为社会现代化的必要前提,需要跟进研究,以便分析现实、揭示规律和指导工作。
另外农户的职业分化引起广大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分化,对社会多元化发展产生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刘洪仁,2006)。
因此,利用大规模农户调研数据,分析我国农户分化的特征、趋势,系统地剖析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规模和农户投入行为的影响机制和运行绩效,对于切实有效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经营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3.研究目标本项目的总目标是以农户分化为研究对象,分析差别化的区域制度、经济和社会因素对不同分化程度下的农地经营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度剖析生计型和利润型农户对农地经营规模和农户投入行为的影响机制,以期为创新农地经营模式、提高农地经营利益提供参考。
为了有计划地完成本研究总目标,本项目将把总目标细分为以下四个子目标:(1)描述辽宁省农户分化的现状,分析我国农户分化的特征及趋势。
(2)结合辽宁省区域的环境特征,通过分析辽宁省农地的生产行为,并借鉴传统农业生产行为理论,剖析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规模和投入行为的作用机制。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6.研究方法(1)文献总结与归纳演绎法运用已有的关于农户分化、农地经营规模与投入行为的文献资料,从理论和政策层面,对不同地区农户分化与农地经营规模和投入行为的关系进行归纳。
在此基础上,分析差别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下,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规模和农户投入行为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农地不同方面的经营效益提供参考。
(2)实地调研与案例分析法①对辽宁省进行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考察当地农户分化、农地经营规模和投入行为的状况。
4. 研究创新点
10.创新之处目前国内通过比较分析生计型农户和利润型农户,深入探究农户分化和农地经营行为结构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
与此同时,大多数学者在探讨农地流转模式、农民收入结构及农业规模经营三者关系时,未考虑差别化的农户分化程度和农地经营规模、农户投入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
鉴于此,本项目通过系统地探讨差别化的区域制度、经济和社会因素对农户分化的影响机制,剖析农户分化对农地经营规模和农户投入行为的影响机理,以期为提高农地经营效益、完善农地规模经营政策提供参考。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1.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时间 预期进展2017年11月-2018年3月申请优秀论文培养工程;完成开题报告2018年3月 案例区(辽宁)统计数据搜集及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2018年4月 中期检查及论文初稿撰写2018年5月-2018年6月 论文修改、定稿及答辩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