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6 09:33: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课题的意义:

农地流转既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有效路径。农地流转制度的适度创新不仅是农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涵,也是优化农地要素配置的必然选择。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以后,我国并没有出现如理论界所预期的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的高潮,就总体上而言,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仍以行政性调整为主,农地流转率处于较低的水平,尽管近年来一些省区的农地使用权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也未改变农地流转的基本状态,仍面临着一系列必须关注的问题。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确立了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经过三十多年农村改革和深化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不断丰富完善,其流转限制也逐步松开到放活。据来自农业部的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全国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为3.8 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为发挥市场在农村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后简称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 ,《决定》指出,赋予我国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专家的权威解释为 农民对承包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无处分权,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允许抵押,中央只是把经营权从承包经营权中单独分离出来,允许其抵押担保,但承包权不许抵押[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体是承包方,承包方有权自主决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否流转和流转方式。作为农地经营主体的农户家庭在农地流转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农土流转效率目标的实现是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农户家庭理性选择行为的必然归宿。我国目前的大背景,经营权流转政策如何实施,取决于农户家庭的思想。因此本文选择分析当前农地流转的现状,并采用结合调研问卷分析的方式,分析农户对流转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从交易对象与产权角度两个层次深入分析矛盾双方以及产权政策对流转方式选择的影响,以期对农地流转提出有启发性的建议,从而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化,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经营效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为了实现研究目标,本文选择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总结分析法。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研究现状进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创新在于从问卷调查以及文献汇总双管齐下,对其不同模式进行类比分析,更容易得出影响因素在哪里,从而找到解决途径。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2017.10-2017.12 阅读文献,收集有关农地经营权流转,农地流转影响因素相关方面的资料,为接下来的论文撰写做好准备。

2.2017.12-2018.02 准备确定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3.2018.02-2018.03 与指导老师龙开胜老师探讨撰写思路,结合所掌握的知识,定好论文框架,试图提出既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又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