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极其薄弱的教育水平,到现在成立了一个近乎完善的基础教育体系,使我国大部分青少年儿童都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可以说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基础上,研究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可以明确如何提高教育支出,更好地实现民生财政,为财政支出结构改革提供依据和建议。而在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例如地区间教育支出差异日益明显,教育投入在财政支出所占比例不断下降等等风险也随之而行。另外,从经济角度考量,教育作为民生之基,教育支出又是民生财政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将从教育支出各影响因素的作用程度着手,深入考量如何最大效用地利用这些影响因素来合理安排教育支出乃至民生支出,使得我国的民生财政体系更加完善。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本文将主要对我国的省级政府财政教育支出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对教育支出影响程度、如何控制此类因素等问题进行研究;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对各因素如何影响财政教育支出进行经验分析,以及如何根据各因素对财政教育支出影响程度制定合理的措施来优化财政教育支出结构等;
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国内外一般的做法是使用灰色聚类法、一些统计和计量回归的方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灰色聚类法早前常用于水质分析、大气污染评价等领域,但沈百福和俞诗秋(1994)在第一次提出运用经济区域这个概念时将灰色聚类法用到了经济研究领域,他们通过运用灰色聚类法将我国的教育经济领域进行划分,发现了我国各地区教育梯度差异很大,但是却不能与各地的经济发展差异相协调,从而出现了我国教育投资失调的局面。
王蓉、杨建芳(2008)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计量模型,采集了2000-200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地区教育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以及地区教育事业费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发展水平、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及结构、城市化程度、财政分权程度等因素为解释变量设立模型,用两个指标进行衡量所得出的结论是: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教育支出负相关;国有经济比例的增大会减少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财政教育支出比例和公共教育投入比例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较大的地区普遍都较低;财政收支的分权程度对财政教育支出比例的影响是正面的,但它对公共教育投入比例仍存在一些很小的负面影响。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学校的要求制定如下论文研究计划:
1.2022.11-2022.12 确定选题、与导师沟通确定研究方向;
2.2022.12-2022.1完成开题报告的撰写及审核修改工作;
5. 参考文献
[1] 曾朋,王光宇. 影响沈阳市财政教育支出因素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27).
[2] 车文军. 广西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0,(5).
[3]沈百福,俞诗秋.中国省级地方教育投资的区域比较研究[J].教育与经济.1994,(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