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我国在1987年进行了土地管理政策改革,制定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为土地的征用、开发和出让提供了合法依据。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地方财政缺口日益扩大,预算内税收收入逐渐减少,获得财政转移支付与各项拨款额度也十分有限。为缓解财政压力,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加大了预算外非税收入的规模,加上地方官员对政绩工程的追求,使得土地财政模式在全国迅速发展,形成了依赖土地出让金为主要财政收入的地方土地财政运行机制。随着“营改增”方案对地方政府财源进一步控制,地方财政压力更为沉重,迫使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进一步恶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从我国区域发展的新形势出发,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直以来,区域差异大、区域发展不均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增强区域发展协同性的重要途径。然而,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产生了土地增长竞争所引致的产能过剩、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这显然与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相左。
因此,深入分析地方财政压力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研究土地出让竞争环境下的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对于优化国土空间均衡开发、促进要素有序自由流动、提高国土资源空间配置效率,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一)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在“分税制”和“营改增”导致的地方财政压力不断加大的背景下,土地出让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赖以维持财力的主要方式,由此引发地区间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进一步加剧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本研究将采取实证模型的研究方法,首先利用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全样本回归分析和分样本回归分析,验证财政压力对土地出让竞争行为的影响以及地区间存在的差异性,然后分析其原因,最后联系我国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针对发现的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写作提纲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以地生财”的逻辑是,财政压力使地方政府倾向于以较高的价格出让土地,从而获取高额的土地出让金收人。大量的研究对此说法给予了验证(Deng and Huang,2004; Tan et al,2005; Deng et al.,2012)。“营改增”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增加,将直接触发财政压力较大的地方政府增加自有财政收入的动机(Pan等,2015)。基于缓解财政压力的动机,地方政府倾向“以地生财”(Han和Kung,2015),引入能够产生溢出效应的高端企业来提升区域房地产价值,进而利用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税收收入,推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增长(Wang和Hui,2017)。
(二)国内研究现状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研究目标
第一,试图检验地方财政压力与土地出让行为之间具有怎样的复杂关系,以及地区间的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对区域协调发展起着怎样的作用。即本文将利用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判断财政压力是否加剧了地区间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的激烈程度,以及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是使得区域发展的不平衡进一步恶化。
第二,探求地方财政压力影响下,土地出让的竞争行为所具有的地区差异性。由于我国地缘辽阔,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地方财政压力、土地出让行为也呈现出较强的区域差异性,因此,需要从区域层面探究土地方财政压力对土地出让行为的影响,揭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5. 参考文献
[1]Deng F F,Huang Y Q. Uneven Land Reformand Urban Sprawl in china: The Case of Beijing [J].Progress in Planning,2004,61(3): 211-236. [2]Tan M H,Li X B,Lu C H.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Arable Land Loss of the Majorcities in China in the 1990s[J].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2005,48(9): 1492-1500. [3]Deng Y H,Gyourko J,Wu J. Land and House Price Measurement in China[R]. NBER WorkingPaper,18403,2012.. [4]Pan J., Huang J., Chiang T.. Empirical Study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Deficit, Land Finance and Real Estate Markets in China[J]. China EconomicReview,2015,32(C):57-67 [5]Han L.,Kung J. K.. Fiscal Incentivesand Policy Choices of Local Governments: Evidence from China [J]. Journal ofDevelopment Economics,2015,116:89-104 [6]Wang Y.,Hui E. C.. Are LocalGovernments Maximizing Land Revenue? Evidence from China[J]. China EconomicReview,2017,43: 196-215 [7]罗必良.分税制、财政压力与政府“土地财政”偏好[J].学术研究,2010(10):27-35. [8]张丽华,李保春,张吕,等. 我国土地财政生成机理分析及解决思路[J]. 财政研究,2010 (12):25-27. [9]安体富,窦欣.我国土地出让金: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1,48(01):21-29 158. [10]孙秀林,周飞舟.土地财政与分税制:一个实证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13 (04) :40-59. [11]孔善广, 分税制后地方政府财事权非对称性及约束激励机制变化研究[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7(01):36-42. [12]夏依,郭传辉. 土地财政的影响因素及其实证——基于江苏省的经验数据[J]. 金融与经济, 2012(09):43-46. [12]王克强,胡海生,刘红梅.中国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增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1995-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2,38(04):112-122. [14]黄国龙,蔡佳红.“土地财政”的分税制根源及其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3 (06):3-8. [15]李升.土地财政与财政体制关系研究:基于数量的分解[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01):11-18. [16]刘琼,欧名豪,盛业旭,郭杰.不同类型土地财政收入与城市扩张关系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协整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2):32-37. [17]顾乃华,王小霞,陈雄辉.我国土地财政的区域差异与成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产经评论,2011(02):103-112. [18]范子英.土地财政的根源:财政压力还是投资冲动[J].中国工业经济,2015(06):18-31. [19]范小敏,徐盈之.财政压力、土地出让方式与空间竞争[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40(11):13-26. [20]刘晨晖,陈长石.土地出让如何影响城市间发展不平衡——基于财政缺口弥补视角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17,38(11):23-38. [21]王梅婷,张清勇.财政分权、晋升激励与差异化土地出让——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7(01):70-80. [21]赵文哲,杨继东.地方政府财政缺口与土地出让方式——基于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互利行为的解释[J].管理世界,2015(04):11-24. |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