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络传播中的民族主义探究——以“中国红客”为例开题报告

 2023-01-19 22:58:5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巴黎恐怖袭击事件自发生以来,受到各国人民的持续关注,并长时间登顶话题热搜榜,极端组织ISIS与#8220;匿名者#8221;(Anonmous)黑客组织介入之后,网友对其的关注度有增无减,尤其是#8220;匿名者#8221;发布宣战视频之后,#8220;中国红客联盟#8221;也被推上了热搜榜。

中国红客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建立在爱国和维护中国尊严的基础上,他们的声音和行动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体现,他们在网络中的走红,也体现出了大众的民族主义和爱国热情的勃发,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现阶段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民族主义趋势和发展前景。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借对近年来影响力逐步扩大的中国红客这一联盟组织的研究,来进一步了解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民族主义,对网络民族主义的特点、运作形式、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及其伴随的负面效应有更深一步的认识,究其源发现民族主义在网络传播中的问题和不足,以期其能真正从理性出发,对社会舆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红客的发展历程及其对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影响,我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兴起、原因、发展历程、特点、运作形式、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及其伴随的负面效应,对极端民族主义加以正确引导,给社会舆论带来正面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网络民族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前期,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和同年的#8220;银河号事件#8221;掀起新民族主义的第一次热潮,其标志是一本名叫《中国可以说不》的书风靡一时。文章接着提到,这股思潮真正成为重要舆论力量,还要等到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以后,一批以#8220;人民网#183;强国论坛#8221;为代表的论坛迅速崛起,成为网络民族主义传播的平台。这可以说是追溯#8220;网络民族主义#8221;最重要的文章,很好地揭示了#8220;网络民族主义#8221;兴起的社会背景与技术背景。

国内学界关于网络民族主义研究的文献载体与引用数据来源多样化、相关的学术专著寥寥无几、研究成果分布不均匀、同时多项相关课题获得立项资助,对其内涵、动因、特征、功能、困境等,专家学者也都有不同见解。束凌燕的《从#8220;情绪发泄#8221;到#8220;理性出击#8221;》,对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进行了图景呈现,柴素芬的《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学探讨》就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民族主义给出独到见解。

近两年来,国外网民也出现了#8220;愤青#8221;一族,目标直指相对敏感的本国对外事件处理与民族利益。比如,针对#8220;中国崛起#8221;下的中美关系,美国网民也通过论坛与电子邮件发出敌视中国的言论。此外,带有鲜明民族危机感的告白,也充分体现在其它国家或民族的民族主义网站上,占据网络舆论这块#8220;新高地#8221;。对此,国外学界也给予网络民族主义高度重视。如埃里克#183;霍布斯鲍姆的《民族与民族主义》就对民族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2022年1~2月:搜集相关资料,通过对有关参考文献的阅读理解,深入了解选题背景、意义、研究现状、目的等,以及我国网络传播中的民族主义发展历程、特点,兴起原因、运作形式,社会功能等

2022年3月:确定论文结构、大纲等,完成论文初稿

2022年:进一步完善,完成论文终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参考文献

[1]束凌燕,从#8220;情绪发泄#8221;到#8220;理性出击#8221;--当代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图景呈现[D],安徽大学,2010

[2]李彬,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评析[D],延边大学,2014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