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新媒体时代信息渠道的多元化、信息交流的多向性、传播的及时性和海量性,以及社会经济转型期的各类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社会舆论也呈现多元化发展。
公安机关要善于运用好网络新媒体,以主动、及时、透明、亲民的方式应对,既做到正面宣传公安工作,遇到危机又能善于化解矛盾,让群众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公安工作。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对微博的传播特点、政务微博的特殊性进行分析,分析谣言的传播机制、广泛传播的原因。
研究江宁公安在线近一年内的原创辟谣微博,分析其辟谣手段的类别、影响力。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江宁公安在线辟谣手段写作提纲:1、新媒体大环境分析 2、网络谣言肆意横行的原因、影响 3、政务微博在网络舆论场中的控制作用如辟谣 4、分析江宁公安在线的微博打造以及辟谣手段 5、江宁公安在线辟谣为何有公信力 6、总结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外政务微博的研究多集中于#8220;政务微博的概念#8221;#8220;政府微博对于政府形象、政府公信力的影响#8221;#8220;政务微博的运用#8221;#8220;官员微博行为#8221;#8220;政务微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8221;#8220;政务微博传播特性#8221;#8220;政务微博的内容以及发布形式#8221;等一些领域。
目前国内已有的定义主要是从政务微博的功能和政务微博的开设条件两个角度给出的。
从政务微博的功能角度对政务微博进行定义,很难全面概括政务微博的作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提出在新媒体时代的大环境下,谣言以一种适应网络传播特性的方式出现在网络中,分析网络谣言的传播、原因、影响。
其次分析政务微博开设的意义以及发展现状,针对辟谣作用,以江宁公安在线为例分析其辟谣手段以及影响力,探究江宁公安在线是如何在辟谣过程中提升公信力。
5. 参考文献
[1]陈柏龄. 新媒体时代公安机关网络公关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 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5,01:43-47. [2]唐梦斐,王建成. 突发事件中政务微博辟谣效果研究--基于#8220;上海外滩踩踏事件#8221;的案例分析[J]. 情报杂志,2015,08:98-103 36. [3]杨思文. 以#8220;江宁公安在线#8221;为例谈政务微博的风格打造[J]. 新闻知识,2014,02:42-44. [4]本报记者 丁国锋 马超. #8220;江宁婆婆#8221;说的话百姓愿意信[N]. 法制日报,2015-03-28005. [5]程婧. 鲜活与生动:微博#8220;三大应用#8221;在公安微博的实现[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07:203-204.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