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婚恋节目中男性择偶观的差异开题报告

 2023-01-19 22:58:57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后,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综艺节目尤其是婚恋节目的兴起与热播反映了当今社会价值观的多元与分化。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热播的中西方婚恋节目中男性在择偶标准方面的差异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研究东西方男性择偶观的差异,找出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探索深层的社会意义,为青年人的正确择偶观提供参考。

写作提纲:一、绪论二、中西方婚恋节目的热播三、婚恋节目中的中西方男性择偶观差异及具体表现四、分析差异产生的原因五、指出这种差异的社会影响及利弊分析六、综合对比评价中西方差异,取长补短,提出青年择偶的可行建议七、结语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中国:当前'夫妻忠诚和性排他'、'赡养和孝敬父母'的基本价值原则依然受到社会普遍尊崇。

以80后为代表的青年人虽然对婚前亲密关系的多元化支持程度显著提升,但对于夫妻间的性忠诚和父母子女间的互惠式继替理想并没有发生改变,甚至在赡养父母观念方面更加传统和理想化。

研究认为正是中国特有的国家制度变迁轨迹和传统文化造就的中国人特有的人心秩序安排产生了我国特有的家庭观念发展模式,该模式区别于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线性家庭发展,而是呈现出一种'代际关系更加紧密'和'婚姻关系更趋多元'的混合趋势。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资料查询、选题:2022.11.1--2022.11.232、调研、翻译外文资料11.24--11.303、撰写开题报告:2022.12.1--12.314、拟订写作提纲:2022.1.1--1.185、论文初稿:2022.1.19--3.196、论文修改稿:2022.4.11--5.67、论文定稿:2022.5.7--5.10

5. 参考文献

1、孙华;;婚恋节目语境中的男女两性形象--以综艺节目《非诚勿扰》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2、钱铭怡,王易平,章晓云,朱松;十五年来中国女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3、展宁;;《非诚勿扰》电视相亲节目的叙事话语分析[J];今传媒;2010年10期4、李煜,徐安琪;择偶模式和性别偏好研究--西方理论和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青年研究;2004年10期5、林胜;从择偶的理论到择偶理论---从社会学方法论的争论看择偶研究[J];社会;2002年09期6、朱松,董葳,钱铭怡,王易平,刘兴华;十五年来中国男性择偶标准的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7、种道平,王绪朗;一项关于我国青年择偶标准性别差异的内容分析[J];青年探索;2003年05期8、习涓,风笑天;从电视征婚看青年择偶--关于电视征婚节目的问卷调查及思考[J];青年研究;2001年02期9、风笑天;;城市在职青年的婚姻期望与婚姻实践[J];青年研究;2006年02期10、吴雪莹,陈如;众里寻他千百度--从征婚启事看当代人的择偶标准[J];青年研究;1996年09期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以上是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